他被称为“当代毕加索”,每一笔都画出成年人的孤独

葫芦岛尚美画室
2020-9-18 17:21:09 文/潘娜 图/刘心远
公众号:名利场艺术
ID:wh2dian
下面这张图,像不像下班回家瘫在床上的你?
甚至懒得去卧室,干脆瘫在沙发上。
就连衣服也懒得脱
上班期间工作压力好大,偶尔摸个鱼,到楼道抽根烟放松下。
有时真想扔掉手机,谁也别理我,我就想安静地一个人待会儿。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情绪低落,渴望孤独。
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我们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
伴随重重的压力,我们很容易感到身心疲惫。
下班后回到家已经累得要死,恨不得点个外卖赶紧填饱肚子,吃完爬上床躺着上网冲冲浪···
可如此下去,我们的生活究竟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不敢想,也不得而知。
来自布鲁克林的插画师Tony Toscani用画笔捕捉了现代人“孤独”的万千姿态,焦虑、失望、无聊,木讷、麻痹、无力...
当代年轻人的种种姿态,在他的画笔下被描绘的淋漓尽致。
仔细看,这些角色看起来都肥嘟嘟,四肢臃肿,无比膨胀,与庞大的身躯相比,头显得微不足道,眼睛大都低垂着,也不愿与人正视。
明明是聚会,却独自端着酒杯坐在一旁。
多年婚姻生活的打磨,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
带着手机跑上天台,一坐就是一整天,即便发呆也不觉得在浪费时间。
一杯美式一台电脑,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享受自己快乐的小天地。
这些场景似曾相识,却恍如梦中。
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赤裸裸展现出来:
生活节奏过快,工作的压力已然使我们疲惫不堪,休息的时间找三五好友狂欢聚会,来释放一周的压力。
但现实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独和疲惫。
就像刘震云先生说的,“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种种的孤独感和疲惫感,无疑带给我们生活无限的压抑。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孤独的时刻,是否厌倦灯红酒绿的快节奏?
心中是否也曾有过一片别人无法踏进的精神圣所?
慵懒的坐姿,神游的姿态,原来这世上还有人懂得我孤独时候的感受,这或多或少算是一种慰藉吧。
“这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没有人是真的孤独。”
说出这句话的Toscani也是对独自一人的生活深有感触,1986年出生的他,长期生活工作在纽约布鲁克林。
作为具象画家的晚期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参考借鉴毕加索、马蒂斯、波特罗等人,
毕加索作品
马蒂斯作品
波特罗作品
早期的孩童时代,作为Toscani的启蒙者毕加索,带给他许多色彩方面的借鉴,在他的画中也可以看出蓝绿色常常出现在其中。
正是蓝绿色的大面积运用,使得Toscani的画更容易接近现实生活。
在访谈中,他也不忌讳地讲到在进入纽约艺术大学之前,曾长期临摹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绘画作品,甚至用很长一段时间调配亮蓝和阴郁的绿。
“我曾花费很长时间在色彩上,因为对我来说,色彩占据我画面很大一部分,它必须足够具有冲击力。”
足够具有冲击力的色彩不搭配适当的人物构图比例,等于白搭。
于是大学期间,Toscani不间断地跑画展,做记录,最终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波特罗的构图手法,臃肿的人物、膨胀的身体,比例不那么协调的四肢。看起来滑稽又有趣。
令他没想到的是这种半新颖形式,使得Toscani大获成功,在本科毕业的那一年,他系列作品的其中一张便获得纽约视觉艺术中心馆长的青睐。
借助这张作品,Toscani画了一系列小头大身子的人物,因为白天灵感充沛,因此他取名为“白日梦者”。
这样一日一日的画着,画得多了,自然对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白日梦》系列在后期淘汰一大半即将完成时,认为不错的便挂上墙自我欣赏,
对比下来,看似千姿百态的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样姿态下的人物,Toscani可以画10张左右。
对不够有自信的作品,也会画画人体解剖看看效果,或者抽几根烟,画画静物打发时间。
去年,梅西·克莱因画廊与Toscani签约,帮他办了个人展览。
展览当日,便有网友纷纷打卡此地,只为身临其境看到“平行世界的自己”。
更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号召自己的朋友前来看另一个自己,也会有人大爱这种画风。
中国网友也感同身受
网友的喜爱度越来越高,Toscani的作品卖出去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不,展览上藏家想要收藏的作品他还会亲自打包好,如此负责任的艺术家当真不多。
当展览结束,回归日常生活的Toscina依然和往常一样。
蜗居在自己小小工作室里,画画小稿开展思路也是常有的事。
他还在Ins坦言自己有想法做动画,也在努力学习电吉他、风琴,为之后的动画做准备。
如此热爱生活和艺术的男孩,也曾大大方方说自己会因为画画抑郁,但一直在尝试做调整。
在画展与观众交流时也说道,“我不敢说画中就是自己,但至少代表了自己的一部分特质,我想大家也会有这种感受。”
Toscina用自己的画诠释了每一个臃肿的身体和低垂的姿态,都多少代表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作为单独的个体将自己走完蜿蜒曲折的一生。
即便在热闹非凡的人群中央和众人一起大声欢笑,我们仍会给自己的内心留有一片净土。
只是不仅是形单影只,也是众人将各自的情感摊开,集中在一起共度酣畅时光。
当宴席散去,我们每个人都将再度回归到自己面对孤独的时刻。
年少的时候,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长大以后,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
现在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Toscina希望用画笔呈现青年人真实的状态和情绪。
我们或许对着这些庞然大物,联想到自己或是自己的后代,也让我们对孤独本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引用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小说《钟形罐》的话来说,“我闭上了眼睛,全世界都死了;我睁开眼睛,所有人都重生了。”
但荣格却早已道出了人生真理:“向外看的人始终做梦,向内看的人终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