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着力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②

辽宁省教育厅
2021-1-16 21:58:46 文/阎泽天 图/邓宇
大连海事大学提高思政课吸引力和实效性
立体化教学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入脑入心这是一堂与众不同的思政课——授课人:大连海事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孔朝霞;授课地点:万吨远洋实习船育鲲轮;授课对象:在海上航行近半个月刚靠岸的轮机学院和航海学院2018级学生。
围绕“两个大局”历史背景下的世界格局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主题,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孔朝霞向学生展示了一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下,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画卷,同时勉励学生勇敢迎接各种挑战,为建设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贡献力量。一堂课下来,学生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堂课真励志、真过瘾、真解渴!”
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大连海事大学借助依海而生、凭海而居的地域特色,打造出富有海事特色的“蓝色思政”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立德树人”,大连海事大学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整合创新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多样态、多形式、多方法呈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呼应,并融合了网络式、案例式、问题链式、讨论式、翻转式等教学方法,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路。
在大连海事大学,吸引力十足的思政课为数不少:“激情大课堂”“书香海大”“云端思政”“领导干部上讲台”……贴近学生实际,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帮助大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情大课堂”重点挖掘具有时代特点的歌曲、音乐和影片,运用合唱、舞蹈和朗诵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表演,并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实现理论教学和激情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听了管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辽宁财贸学院创新方式讲“四史”,火了!
台上正上演着精彩的音乐舞蹈表演,台下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一幕落下又接一幕。这是辽宁财贸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思政课的课堂,这样的思政课今年以来已经开展了8场。
辽宁财贸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思政课的课堂。
把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搬上舞台,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以舞台剧、歌舞、朗诵等形式“讲授”出来,是辽宁财贸学院创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形式之一。
近年来,辽宁财贸学院以“‘四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牵引,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新理念、新思路,让思政课教学更接地气、深入人心,也让思政课在学生们当中“红”起来、“火”起来。截至目前,直接参与师生超过3000人。
思政课在学生们当中“红”起来、“火”起来。
“每次观看思政课演出,都被课程中的故事深深感动,让我更加深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深爱伟大的祖国。” 辽宁财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审计学专业学生唐祎浛接受采访时说。
辽宁财贸学院投资建造3.5万平方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体验馆,打造一个教室之外的大课堂。
除了让学生们上台表演“四史”,辽宁财贸学院立足课堂教学,投资建造3.5万平方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体验馆,打造一个教室之外的大课堂,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把“四史”理论知识讲清楚、讲透彻。
体验馆集中展示了党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与改革开放史、英模人物事迹、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体验馆综合运用图片、音视频、实物展示、VR体验等展示形式,让学生们在参观中感受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教师结合展馆现场授课,打破了传统授课模式,以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同时依托体验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展示内容设计及讲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体验馆综合运用图片、音视频、实物展示、VR体验等展示形式,让学生们在参观中感受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除此之外,学院邀请杨利伟、王亚平、郭明义、曲建武等英模到校作报告,让学生们近距离学习并感受英模的事迹,让每一节思政课都成为学生愿意学习的“金课堂”。
去年夏天,学院有两名学生在火车站帮助一位受伤无法行走的老人后默默离开,老人经多方打听找到了这两位同学并送上感谢信。当老人问学生,为什么敢上前帮助他时,这两位学生回答,“我们在学校听到英模的先进事迹后深受感动,内心也充满了正能量,我们愿意以行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来源:北国·辽宁日报
(声明:此文章为转载文章,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