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各专业考试科目怎么备考研究生

考研综合信息
2023-12-06 17:10:08 文/施若熙
2024年陕西师范大学考研宗教学专业考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3德语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01中西哲学史。以下就是陕西师范大学2024考研招生专业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陕西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考试及考试科目
哲学专业考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43德语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01中西哲学史
宗教学专业考试科目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3德语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④801中西哲学史
培养单位代码及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普通招考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名称及代码 | ||||||
1 | 101 | 10101 | 01马克思主义人学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
哲学学院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02历史唯物主义 | ②201英语一或243德语 | ||
03实践哲学 | 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04价值哲学 | ④801中西哲学史 | |||||
10102 | 01宋元明清哲学 | 3 | ||||
中国哲学 | 02先秦汉唐哲学 | |||||
03近现代哲学 | ||||||
10103 | 01古希腊哲学 | 7 | ||||
外国哲学 | 02西方政治哲学 | |||||
03德国哲学 | ||||||
04法国哲学 | ||||||
10105 | 01制度伦理学 | 2 | ||||
伦理学 | 02公民道德 | |||||
03规范伦理学 | ||||||
04西方伦理学 | ||||||
10106 | 01西方美学史 | 1 | ||||
美学 | 02美学原理 | |||||
10108 | 01环境哲学 | 2 | ||||
科学技术哲学 | 02科学技术与社会 | |||||
10107 | 01佛教研究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宗教研究中心 | ||
宗教学 | 02藏传佛教研究 |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3德语 | ||||
03基督教研究 | ③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04宗教社会学 | ④801中西哲学史 | |||||
05伊斯兰教研究 | ||||||
06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 | ||||||
07宗教心理学 | ||||||
08宗教人类学 | ||||||
303 | 30301 | 01应用社会学与社会发展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 ||
社会学 | 社会学 | 02性别、婚姻与家庭 | ②201英语一 | |||
03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 ③704社会学原理 | |||||
04经济社会学 | ④804社会学研究方法 | |||||
05西部乡村发展研究 | ||||||
06社区研究 | ||||||
07城乡社会学 | ||||||
08教育社会学 | ||||||
09环境社会学 | ||||||
10农村社会学 | ||||||
30302 | 01人口与经济 | 1 | ||||
人口学 | 02人口健康 |
更多的考试科目信息大家可以点击进入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官网查询。
陕西师范大学2024考研复试内容
1.陕西师范大学考研报考我校的考生,符合我校相关规定,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后,我校将适时安排复试。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和部署,按照“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2.硕士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在职就业、定向非在职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三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被录取前,须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定向非在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需在入学前将个人档案转至我校。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陕西师范大学2024考研备考技巧
陕西师范大学2024考研制定考试策略
考研备战需要制定合适的考试策略,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考试的形式和试题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调整复习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2024考研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考研需要大量背诵和记忆,因此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心理暗示、联想记忆、分块记忆、多次重复等方法帮助记忆。同时,还要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
陕西师范大学2024考研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研备考是一段艰苦卓绝的旅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要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自信、坚定的心态,不放弃、不气馁。同时,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