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考研招生简章
2013/9/25
北京工商大学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以“食品学科和商科”为特色,“文理兼容、工商融合”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学校分为阜成路和良乡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29.5亩。研究生教育在阜成路校区,该校区紧邻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央电视塔相伴,地理位置优越。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83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市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6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8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5个。
学校现设10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联合培养的博士授权点,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校现有博士生15名,硕士生1996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1960名。
学校与世界各地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合作伙伴50多个遍布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教授和埃德蒙·菲尔普斯教授为我校名誉教授。
学校秉承“求真、立德、勤奋、创新”的校训,始终坚持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14年教育部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学校为自筹经费研究生设立了校长助学金和大病医疗保险等。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博士项目介绍
早在2004年我校就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招收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2年12月我校正式获批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3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并由孙宝国、庞国芳两位工程院院士分别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导师组负责人对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进行专业指导。
按照规定,博士生在校学习年限为4-6年,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单人单间,住宿费用自理。
为鼓励博士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学校为博士生建立了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
1. 奖学金: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生的奖学金分为3个级别,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0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
2. 助学金:学校给予博士生的基本助学金每人每月1500元,按每年12个月发放;导师给予博士生的基本助学金每人每月1000元,按10个月发放。
3. 创新型博士生人才基金:我校设立创新型博士生人才基金,资助博士研究生撰写高水平论文、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短期出国访问。
有关政策的具体规定见研究生部招生网站(http://yjsc.btbu.edu.cn)发布的相关文件。
大力推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为了适应大学发展的国际化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2010年)以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北京工商大学先后制订了《留学北京工商大学行动计划》(北工商校发[2012]34号)(以下简称“留学北工商计划”、《留学北京工商大学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北工商校发[2012]35号)(以下简称“留学北工商实施方案”)及《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公派境外学习奖学金项目管理办法》(北工商外字[2012]2号)(以下简称“北工商公派奖学金项目”),对来北京工商大学留学的发展思路、目标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主要涵盖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思路、政策保障、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宣传推介、招生录取、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内容。上述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走出去”和“请进来”是加快大学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必由之路,“留学北工商实施方案”和“北工商公派奖学金项目”将我校为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留学北工商实施方案”提出,我校部分重点培养学院,201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学历生,到2020年我校在学外国留学生规模达到100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300人,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比例分别为77%、20%和3%;“北工商公派奖学金项目”提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赴境外学习、交流两周以上至一学期以下的研究生可以申请该奖学金,每人资助最高额度10000元人民币,每年计划资助数十名研究生赴境外学习交流。
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我校共派出了101名研究生(占在读年级研究生的20%左右)赴境外学习交流,成效显著:新加坡学术交流团的60余名研究生先后考察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证劵交易所、新加坡大华银行、新加坡牛车水初级法庭、新加坡城市规划局和新加坡新生水厂等相关高校和机构,并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香港学术交流团的40余名研究生先后对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馆、香港利丰集团等进行了参观考察,并听取了多场学术报告。
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各专业均可接收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热忱欢迎在全国各有免试推荐权的高校中已经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报考我校。相关信息详见“2013年招收外校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办法”。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0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4)党校学历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5)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6)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经验,或者专科毕业五年(含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者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
6.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报考非法学的法律硕士(代码035101)其大学学习的专业不能是法学专业(包括: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等本科专业代码为0301的专业);本科学习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代码为0301)的考生报考法学的法律硕士(代码035102)。
7.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见附1)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
8.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
(1)资格的确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教处等相关处室负责。
(2)具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资格的考生,还须符合《北京工商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
9.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时间及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我校2014年硕士生一律在教育部统一的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应届生可在2013年9月25日-28日 9:00-22:00进行预报名,网上报名信息有效,网址:公众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网址未加载。
正式报名日期: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众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网址未加载)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的网上公告要求选择报考点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报考各类考试方式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须按照网上报名公告的要求正确选择报考点。
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等信息将不得修改。其他已提交的网报信息,考生仍可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
请考生在提交信息和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等信息,因错选上述三项信息,而误缴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此时,考生若要正确报名,必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10月31日前,重新注册、报名、缴费,逾期亦不再补报。
4.报考我校的考生选择确认网报信息的报考点应遵循以下规定:
报考我校且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或法律硕士、工程硕士的考生,须选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
报考我校且在北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或法律硕士联考、工程硕士的考生,以及所有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须选择北京工商大学报考点;
我校确定接收的2014年推荐免试生:1)我校接收的本校和外校推免生,北京高校推荐免试生一律选择北京工商大学作为报考点,外地学校的推荐免试生可选择北京工商大学作为报考点,也可选择当地报考点报名;2)我校推荐到外校的推免生,须按照接收学校的要求选择报考点。
5.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