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长春大千画室
2020-3-08 17:30:22 文/罗妍婷 图/丁辉
这么多年来,艺术在中国都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让孩子学珠心算学奥数,甚至背元素周期表,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满满的,却没有艺术没有游戏。大量家长把理性的、知识性的东西放在了孩子的童年。
这样进行所谓的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事实是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因为,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影响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东西,没有让孩子学,却让他学了大量没用的东西。家长可能认为,我这是为你好。但其实,你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体验幸福需要素质
物质水平提高了,
却不一定能懂得感受幸福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
如果不从小重视孩子感性意识发展的话,你就亲手扼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脏、乱、差,单调乏味?其实有了“感性素质”的概念以后,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这个人的感性素质低,感觉不到环境多么恶心。
一个人如果感性素质低,他往往会忽略和放弃对环境感性品质的要求。感性素质高的人,往往愿意为美化环境、享受生活付出成本。
不仅如此,感性素质低的人,不会享受生活。或者,倒过来讲,不会享受生活,就是由于感性素质低。这种情况大家见过。我曾经在桂林游览,坐游轮。在游轮上有两个人,整整三个小时从头睡到尾。有的人旅游就是这样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
未来是“雅者为王”的时代
如果你不重视艺术素质,
就会像如今学识不高却想成功一样难
有的家长会说,连获得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都没有,怎么谈幸福生活的感受。总要先有条件,后有体验吧?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谈一下感性素质的艺术教育有什么用?
大家现在所谓的成功,基本上就是当官、做领导、挣钱了,就从挣钱的角度来讲。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国家的国产产品,和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之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差距:外观难看、工艺粗糙,使用不人性化。
第一代,在改革开放时率先下海的这一代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在那个时代,只要敢干,就能挣钱。第二代企业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理性。第三代,是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具有很高艺术修养、审美品质的人,是他们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未来。
如果在未来,孩子缺乏艺术修养、感性智慧,还想取得成功,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是和这一代没有受过像样高等教育的人遇到困难是一样的。感性素质低的人成功难。
要想成功幸福,从小热爱美术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幸福少、成功难
美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
它是推动人类感性文明发展,人类在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职能。有了良好的感受力和审美力,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而灵气生动,也会按照自己的体验更好地去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