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都会经历的4大痛苦阶段

三艺美术培训学校
2021-10-17 20:38:45 文/齐浩然 图/丁梦茹
当美术生的心酸,只有自己明白,集训过程的这个艰辛,不同阶段所承受的压力都是难以言喻的,生活方面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甚至自己的努力都换不来父母的理解,这期间产生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有些学生会选择和老师倾诉,老师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下面来看看美术生都有哪些痛苦吧!
美术工作者曾经都有过困惑,有些孩子明明画得看来也很不错,怎么画着画着就哭起来了呢?
后来慢慢跟深入了解后才明白,他们会哭的原因不是来自于画不好的挫败感,而是一种对于新事物未知的不安和恐惧,以及这股未知导致“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画得怎么样”所引起的慌张;
集训初期往往是学生接触新事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因为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知识理论不完善,很多感受需要去理解,自身经验手感也才刚刚积累。
对应这个阶段的很多学生,不知道画面到底要画成什么样,现在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好画面,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画好,他们害怕联考会很难,更害怕自己学不好,过不了联考;于是便陷于了对未知无法掌控的恐惧。
对于这样的学生:刚开始往往应该让他们放宽心大胆去画,在一段训练过程后,针对一些确实画不好的同学进行全面的理论二次教学。当他们真的能理解理论的时候,就往往会探索和总结出自己的作画步骤。当一张画面中没有自己未知的地方,每一笔都心里有数,就自然不会恐惧了,痛苦也就自然消散了,就不会哭了,就笑起来了。
如果屏幕前的你也有这样的感受,请相信,目前的恐惧和焦虑是暂时的,看不到进步的时候,对未知恐惧的时候,是人都会焦虑。不要让自己在理论上有未知的地方,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练习,耐心一点,慢慢积累,不要怀疑自己,相信质变会引发量变,你最终会很快就度过这个阶段。
这样的学生平时文化课穿插绘画课程还受得了,一进入集训学习后就绷不住了,这个是实在没办法,有些人就是不喜欢画画,没办法强求,一般这种都是分情况建议:
如果倾诉的时间还算早,没有进入集训,比如高一,应该试着让他再接触一段时间,确定他真的不喜欢画画,再劝他转型;因为一入画门,难逃画网,通过艺术生身份考入的大学,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美院,所能选择的就只有艺术专业,
不要想着能去大学转什么金融法律专业,除非家里能手眼通天,不然绝对转不出去的,高中就画得这么痛苦了,去了大学四年画画还不得戴上痛苦面具?不能耽误人家孩子的青春。
但如果是集训后才来倾诉他的痛苦,倾诉说他痛苦了三年了,那这个时候就难办了,因为这时再放弃美术生的身份已经晚了,专心学文化来不及了,学别的艺术专业也来不及了。这时候应该想办法帮助他通过联考,以一个中游的水平拥有还过得去的艺考分数。
在这个前提下,三艺老师曾让一个这样的学生在校考报考了摄影类专业,她现在在大学过得挺开心的,天天朋友圈发拍的妹子;在高考结束后把另外一个学生拉到画室搞创作,事实证明,他不喜欢画造型,但是对平面图示构成很感兴趣,现在是一个海报设计师。
如果说屏幕前的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并陷入了这样的处境,请相信我,在集训期间学习画画很痛苦,这不代表你从事所有艺术工作都痛苦。选择有很多,重要是认清楚你自己。
家长们普遍认为:学美术的都是差等生,画画耽误学习。尤其是在过年过节,亲戚朋友就开始聊起来孩子的成绩,哪家孩子学了美术就会被认为是专业成绩不好才学的,算了,懒得跟她们解释,画我的画让他们说去吧!
老师总是会说“你画的什么东西?!根本看不出来”,“画的结构不对!细节太多画面不够整体!线排的乱七八糟!没有体积感”教美术的老师总是很凶,尤其是当你正在认真画画的时候,突然感觉背后发凉,吓得手都不敢抖一下。
一周是素描,一周是色彩,素描会弄的一脸一身全是炭笔灰和铅笔灰就不说了,画色彩就真的很痛苦。特别是洗调色盘,冬天的水很刺骨。每次画晚都必须挤在那个狭窄的厕所水槽里面排队洗。刚开始还觉得刺骨的冷水冻得爪子疼,不过一会儿就感觉水是热的了,可能我的爪子已经下降到更低的温度了。
有段时间总是会遇到瓶颈,觉得怎么画都不对,找不到感觉,看着自己画的是垃圾,尤其是在快要考试的时候,看到别人都画的那么好,真的是欲哭无泪,只能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为了梦想,在艺术路上奔波的学生们,值得被尊重,认可。承担着重担的美术生们应该被给予多一些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够轻装上阵。美术生,你们辛苦了,请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