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走向优秀最好的“捷径”

赣州铭思教育
2021-3-17 14:54:19 文/张磊 图/康睿淼
在谈到家教的时候,很多家长都知道,陪伴孩子是一件十分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内涵却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有些家长对于陪伴的理解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虽然也经常“陪伴”孩子,但是却没有陪伴出效果。
为什么都是陪伴,
但是有些家长的陪伴就没有效果呢?
很简单,这些家长没有领略到家教中陪伴的含义,只是单纯的认为陪伴就是和孩子在一起。
最后,家长的陪伴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是干扰孩子树立好习惯的元凶。
还有些家长,知道陪伴并不是单纯的待在孩子身边,但是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这就出现了另外的一种情况,家长往往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说教,挑孩子的毛病,最后造成的结果呢?
不是孩子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感,就是激化矛盾,让孩子不再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等等。
而这一系列的行为,最终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心理、人格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才具有积极的效果?
1
清楚的认识陪伴的含义
陪伴在家教中的含义,并不是家长和孩子只待在一起,而是家长基于孩子的成长,而和孩子待在一起,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和进程,并且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纠正,以便让孩子的各方面都能够健康、全面的进行发展。
所以,家长要想让陪伴孩子有一个较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正确的了解到家教中陪伴的含义,并且能够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才会从中受益。
2
陪伴孩子不是控制孩子
有些家长有一个毛病,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出于种种原因,总是希望孩子完全听从于自己。
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控制行为,也是一种限制行为,限制了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动手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等等。总体来讲,就是一种打压、限制孩子发展的行为。
这样的陪伴,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长要是不能够给孩子真正的陪伴,那也请不要给予孩子这种陪伴,这将是毁掉一个孩子的开始。
3
陪伴孩子时,要对孩子做到足够的尊重
有些家长本身的长幼次序观念比较严重,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就是家长,家长需要得到孩子的尊重,但是孩子在家长眼中却不值得尊重。
不要觉得自己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其实很多家长潜意识都有不尊重孩子的心理。
而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如果将这种不尊重表现出来,那么陪伴的效果很可能将会走向负面。
还是觉自己没有不尊重孩子?
那么,请家长看看自己有没有产生过以下几种情况:
不认真听孩子说话,觉得幼稚。孩子的问题,经常不及时回答,不够重视。孩子的不同意见,家长根本不考虑。多人相聚的时候,家长只顾和大人说话,却忽视孩子的诉求。当然,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还有很多,但是这几点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你有过这种情况,那么就需要深思一下,自己是真的尊重孩子了吗?
4
陪孩子娱乐,也是一种积极行为
不少的家长都觉得,自己工作比较忙,陪伴孩子的时候,应该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事情。
比如学习知识、培养习惯、锻炼能力等等,对于陪孩子玩这件事,却从不看好,也不陪孩子做。
其实,这是不对的。
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应该是具有全面性的,陪伴孩子一起娱乐,就比如看看电视、做做游戏,甚至是偶尔做一些“出格”的事情,都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好处的。
有人说“出格”的事情不能做,其实,冒险精神也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当然,家长在陪伴孩子一起“出格”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一系列可能出现的状况,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以及思想观点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篇名校老师给家长陪学时的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越早开始执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级后,双方都会越来越轻松。
现在看到还不晚,赶紧收藏!
1.做作业速度
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作业速度慢。所以一开始不要求正确率,只要求速度,严禁边做作业边玩,尽量做作业中途不吃东西、不上厕所。
先做他不擅长的作业。
这个阶段切忌把追求成绩错误地表现为要孩子当第一名。
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
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跟自己竞赛”,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分数、名次的追求。
小学时期还要培养孩子每天朗读、写简单日记的习惯。
总之,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2.及早沟通
向任课老师传达孩子的基本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和老师沟通并不是为了以后给打小报告或者探听孩子底细。
家长要把这个态度摆正,不要给孩子留下随时受监视的感受。
尤其对寄宿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家长要做到对孩子了如指掌必须通过与老师这座桥梁。
这里的老师,除了班主任老师,还有各任课老师。
毕竟中考是一个综合的选拔性考试,与老师沟通,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过度偏科,了解孩子的心态变化,并且积极配合老师。
3.找到方法
如何应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听话”那是家常便饭。
这个时候,家长再也不能向以前那样呵斥或者动手了,需要的是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能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这个是关键期。
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的镜子,更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多向优秀的家长取经,改变之前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初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家长来说,更是万里长征的重要一步。
要想下好这盘棋,必须把每一步都走好。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根据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帮孩子成才、成人!
4.充分了解学校制度、基本规范、考试选拔等等都要提前弄清楚
很多家长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该校的高中部,才进入该校的初中部的,因此要及早了解相关学校直升高中的选拔标准。
到底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是按总成绩排名,对具体学科的成绩是否有要求,具体名额的分配又是怎样......这都是需要家长提前考虑的问题。
及早的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尽可能的创造条件。
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影响孩子的高中升学。
从现在起,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
近日,铭思教育有一场关于中考政策解读公益讲座,初二初三的学生家长们,可报名链接,参与我们的公益讲座,让您更了解最新中考政策,让孩子的中考路上走得更顺畅,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图片链接了解报名详情。
—— THE END ——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关注“赣州铭思教育”,获取最新教育动态
家长们都关注了,你还犹豫什么
点击文章链接,观看其他课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