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两个月,家长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常州海豚教育
2021-5-04 21:55:43 文/马婉如
中考最后阶段,同学们在全力以赴备战中考的同时,也需要来自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怎么做、做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在最后阶段稳固心态,提升效率,同时未雨绸缪,为未来打好基础呢?
总结大家的经验,下面的几件事,可以说是初三家长们可以注意的哦,在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呀!
01
成为孩子们的助梦人
A.与老师保持沟通
从初中升入高中,孩子们面对的不仅是学科的差异,更多的还是环境的差异,来到了陌生的环境,有些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迅速引起老师的关注,但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或沉稳,往往不为老师所发现。
这容易使某些自尊心强和敏感的学生失望。孩子们很容易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
等到老师和自己发觉的时候,成绩已经掉了下来,浪费了不少时间,要想赶起来,困难很大。
所以家长要跟老师交流,可以谈谈孩子的成长历程、性格特征、学习和生活等情况,让老师迅速掌握孩子的情况,从而做到教育的时候有的放矢。
当然,我们也要提示一下,在和老师交流的适合可以注意分寸,不用事无巨细地交代,因为情感的连接并不能靠第三方来达成,真正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需要师生双方自然而然地结成。
所以在和老师交流的同时,也可以多引导孩子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B.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最后,不管怎样,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信心,而不是一味地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
我们应尊重孩子。
“如果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爸妈肯定会阴沉着脸,这对我的自尊心杀伤力是100%。”
“我最不能容忍的是父母对我藐视的态度,那时候我就想对他们说,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的自尊心?你们以为我不想考好吗”
“我惧怕考试,怕回家看到爸爸失望冷酷的脸。”
“难道考试成绩就是一切吗,爸爸妈妈是爱我还是爱成绩呢”
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他们渴望你的安抚而不是斥责。成绩并不是一切,孩子们能够自主快乐地去掌握知识,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与满足感或许更重要。
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那样孩子才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才愿意和你交流。
总之,对孩子要有信心,不是孩子笨,而是方法不对头。耐心是最好的老师和最深的爱。
02
做孩子们的引路人
A.家长的眼光要比孩子们放的长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高考
孩子们可以一心一意准备中考,顾及眼前,但家长们作为有长远规划意识的成年人,要是也只顾及眼前,就好比海上航行的舵手失去了方向感,只顾及往前,却忘记了方向是什么。
实际上,3月份开始,家长们就可以开始为孩子们安排或与孩子们沟通暑假孩子们自我提升的计划,充分掌握主动权,也为自己和孩子留出挑选的余地、应付变化的时间。
B. 在努力的同时也别忽视了做好选择哦
高中阶段的学习,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为孩子备战中考的家长们,是否已经了解了下面的信息呢:
现在的高考分为3+1+2模式和3+3模式。
3+3模式,就是从除了语数外三科必考之外,还要在剩下学科中,任选三科进行报考。
而3+1+2模式中的 1 就是有一科必须要来源于物理或历史,其他两科则是从剩下科目当中自行选择。
如此多样灵活的组合方式,到底该如何选择?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1. 不同的选科会关系到未来在报考大学专业时的资格。
2. 未来高考在副科上将会采取等级赋分制度:也就是根据考生成绩排名,对前1%的学生统一赋为100分,对前2%的学生统一赋为98分。有的同学就算通过努力考到了85分,但因为所选的科目高手云集,最终按等级被赋成了80分。
这意味着你的选科实际上是在选赛道,选对手。所以说,很多人不是输在了不够努力上,而是输在最后的选择不适合自己。
因此,建议各位同学的家长,从现在开始,花足够多的时间,做出了解和判断,为孩子做好暑期多科目学习的准备,越早地选择好合适的学科,越能为接下来的高中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让我们从现在,为正确的选择奠定基础,为往后三年的努力储存能量。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
按
关
注
海豚教育|管教练,效果更好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700-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