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不要慌,纳思教你五招摆脱“开学综合症”

苏州纳思教育
2020-11-13 00:14:52 文/左鹏飞 图/冯英杰
开学别慌,五招摆脱“开学综合症”
过完春节后,不少孩子的心都玩“野”了,新学期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开学头几天到一周内,孩子迟到的情况特别多,上课时也总是哈欠连天,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即使听课,也无法集中精神,思想老是“开小差”,还回味着过年时的趣事,课堂效果十分糟糕,甚至出现“开学综合症”。
假期(尤其是春节假期)是以学习为辅,休息、娱乐、放松、旅游等休闲活动为主,这本来是十分正常的,但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兴奋点不容易平复。据调查,只有20%~25%的学生盼望开学,是觉着在家闲得无聊,而75%~80%的学生不想开学,害怕开学。觉得在家自由,一想到开学后的学习压力,就头痛、失眠、焦虑,甚至呕吐、恶心。
◆◆
名词解释:
◆◆
开学综合征:对回学校上课产生恐惧、抗拒或者由此引发身体的不适。
寒假最后几天,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应该要抓紧时间调整和准备,如何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呢?小纳为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
一. 安排时间温故而知新
利用最后几天时间,完成寒假作业,并复习上学期的知识要点。
虽说新学期新起点,但没有旧知识做铺垫,新知识学起来肯定费劲。所以,简单地复习一下上学期的知识重点,温故而知新,提前预习一下新学期知识,在做学习计划时,能够及时对学习方法和技巧做出调整,使孩子更加顺利的进入新学期的学习。
”
“
二.按时作息调整好生物钟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
“
三. 提前制订新学期学习计划
新学期需要新目标的支撑,有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等。
一份井然有序的学习安排,一个激励自己的学习目标,一定会帮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家长们不妨找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对这学期学习的计划,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同时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
四.家长要引导孩子转换角色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注重寓教于乐的引导。作为家长也应引导孩子转入新的角色,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上课并不枯燥,引导他们体验进取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成功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本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要孩子按时睡觉休息,但家长却约上几个好友,在家里通宵打麻将。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吗?家长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恢复到平时的状态,并尽量创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
”
“
五.补充必要文具,调动上学积极性
调动孩子积极的心态。家长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引导、暗示孩子,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回想上学期的收获,确立新学期的计划,与孩子聊聊学校里面的同学、老师,帮助孩子放松紧张心情,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同时给孩子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具,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
另外,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探究对开学恐惧、抗拒的真正原因,表达对孩子真诚的关心和呵护,如果孩子的“开学综合征”,到了威胁健康的程度,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助疏导。
总之,孩子的“开学综合征”,是正常现象,就像成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只要家长有策略地做好引导,孩子会很快适应新学期的生活。“开学综合征”,虽不是生理疾病,但对学生心理会有不良影响。家长应在开学前一周开始帮助孩子“热身”,以便孩子们尽快“收心”,开学初期,老师也应注意帮助孩子矫正“野”性的延续,以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尽量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逐步适应新学期的紧张学习。
扫码,关注苏州纳思
发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