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指导孩子学习的36计》第十一计:(心理篇)科学规律,帮孩子成才

苏州京翰教育
2020-11-13 00:14:05 文/石磊 图/纪悦心
心
理
篇
让科学引导孩子,实现高分高能
每个家庭都在盼望着孩子成才。但成才并不是获得高分就能实现的,还要求孩子具备适应群体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比如品格素质。人际关系、表达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等。
孩子内在原本就有往更好的方向正向发展的动力,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这股内在生命力发展。实现高分高能,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1.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使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人才,指的就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家长切不可把眼光只放在和孩子取得好成绩上,而要重视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
2.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好的成长环境,包括为孩子选择一个校风端正、师资精良的学校,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一个支持孩子的友谊与交往的宽松的交际氛围,一个能让孩子玩耍的空间环境,一个让孩子独立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活泼、自信、开朗、乐观,智力发展快,而在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做事消极、性格内向、悲观,很难有大出息。
3.锻炼孩于的独立生存能力
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家长也应该从小就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否则,到头来不但家长痛苦,孩子也痛苦。
4.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成绩好,就忽略了对孩子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5.对成绩差的孩子从长计议
做聪明家长,积极促进孩子学习
1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更能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像对待朋友样对待他们,理解他们,多听听他们内心的彷徨和踟蹰。
2
营造积极的心理和态度
孩子天生都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心理,在学习上,没有那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名列前茅。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好,不管是智力的因素还是态度的原因,都不要对孩子流露出失望的情绪,甚至说他不行。这个时候父母最好和孩子站在一起,很贴心地帮助孩子寻找成绩差的原因,指导孩子赶上去。
3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好习惯。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通过父母监督的方法,促使其按时完成作业。过段时间后孩子就能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了。
4
特长班不是多多益善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全面发展,为孩子报了几项特长班,以至于孩子致力于特长的培训,而荒废了学校教科书里知识的学习。孩子学习一些特长没有错,为了防止本未倒置,家长一定要在不耽误孩子正规学习的情况下,发展孩子的特长。
5
补习要谨慎
为了让孩子学习起来更省劲,很多家长在课余为孩子请了家教或者报了名师的补习班。这种做法虽然定程度上有利于孩子学习,但是如果用补习完全取代孩子自我学习的时间,效果也不一定好。
6
父母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抓住这个机会也能促进孩子学习。家长可以把孩子所学的知识融入进寓言、趣味习题、发明制作、名人名事之中,让孩子通过听故事、做趣味游戏等方式对这些知识发生兴趣。
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每个细节
关注京翰教育公众号,发送你所在区域及电话号码
可至就近校区免费领取《三十六计》宝典
摘自:《父母指导孩子学习——三十六计》
一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