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教育担当 | 镇江:以“民生工程”促进教育现代化

江苏教育发布
2020-12-07 12:15:32 文/沈雅雯 图/郭梦瑶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强教,近年来,江苏教育系统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入实施教育助力脱贫致富行动。
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执行,“全面小康 教育担当”全媒体环省行新闻行动开启!我们将借助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在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诸多感人事迹、典型人物和成功经验。
近年来,镇江以“民生工程”促进教育现代化,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农村学前教育亮点纷呈,大力推进“八校联动、三大工程”,把好学校办到老百姓家门口,推动全市教育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幼有所育、优质普惠
学前教育亮点纷呈
走近句容下蜀镇中心幼儿园,菜田里,山坡上,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所占地1.6万平方米的乡村幼儿园,是镇江市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
幼儿园倡导课程游戏化,将一个个自然、社会中的场景纳入课堂,通过“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游戏”的理念,让孩子们享受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镇江市教育局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处处长史雪君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277所,60%以上的幼儿园完成了新建改扩建任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25%,远远超过国家和江苏省的标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近70%,优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
八校联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跑出加速度
在镇江市中山路小学改扩建施工现场,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内部安装、外部装修、塑胶运动场等工序正加紧进行,学校新建建筑面积将达到8000平方米。在改扩建后的镇江市第三中学,新建的体育馆和架空层操场格外壮观。
据了解,镇江市2018年制订和实施“八校联动、三大工程”布局调整方案,总投资近10亿元,新增教育用地约150亩,新建校舍面积11万平方米,中山路小学、镇江市第三中学改扩建均在其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推动镇江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扩大与均衡配置。
镇江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张志锁表示,公平公正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在家门口就能提供优质的义务教育,是每一个百姓的期盼,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追求。镇江市区的八校联动,想创办校园环境一样美,办学条件一样好,师资水平一样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样得到保障的目标,正在实现。
家门口上好学
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在“八校联动、三大工程”基础上,镇江市教育部门还将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底线要求,系统谋划,采取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多种方式,放大优质资源辐射力,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稳妥有序解决“择校热”问题。
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思路,打造更多的品牌学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镇江市教育局局长刘元良说:“让老百姓能够上好学,而且能够就近上,从而推动镇江城区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使镇江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有了一个飞跃。”
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