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江苏师生在行动;南工大学子为革命老区画了张红色地图 | 一周校园动态(8.23—8.27)

江苏教育发布
2021-8-30 09:31:18 文/卢蓉蓉 图/唐诗涵
疫情防控,江苏师生在行动
南中医统一战线在行动
南京中医药大学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基层一线,用行动展作为、勇担当。民革、民盟、民进等统一战线成员主动承担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配合落实防控各项措施,为疫情防控献策献力。随着疫情的变化和防控工作的需要,学校广大统战成员将继续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守护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京医科大学党外知识分子
奋战抗疫一线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医科大学党外知识分子纷纷响应号召主动作为,担当奉献,积极投身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坚定信念,着力推进“学党史、跟党走”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战“疫”当前,南京医科大学党外知识分子创新思路举措,用心用情讲述了一个个守望互助、共克时艰的战疫故事,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同心、同甘共苦的信念担当,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了统战力量。
“河”你一起 护“宁”平安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海大学研究生志愿者走出校园、奔赴战“疫”前线,化作“星星之火”,分散到鼓楼区10个核酸检测点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践行者,研究生用“舍”和“守”诠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奉献精神,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将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作为推进“学史力行”的重要载体,将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加强党性锤炼、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战场,用行动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蓬勃力量,真正做到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南京财经大学举行秋季学期
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根据上级有关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为提高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师生返校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开学平安顺利,8月25日上午,南京财经大学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本次演练分为校门口发现发热患者、校医院接诊演练、初测演练、复测演练、转诊演练、联动机制演练、密切接触者处置演练、信息上报演练等环节。
演练现场紧张有序,学校按既定预案,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准确高效地完成了应急处置演练任务,达到了熟悉流程、发现问题、完善提高的目的。
扬州市职业大学
用心用情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扬州市职业大学快速行动、及时封闭校园,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联动校内各部门、学院坚守校园一线阵地,为166名因实习实训、参加大赛等原因滞留扬州学生以及200余名安置进校园的医院医护人员、消防官兵提供全方位服务。他们是防控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们是校园“伙头兵”、健康“安全员”、公寓“大管家”、校门“铁将军”;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忠诚践行党员的使命,用行动诠释坚守的意义,构筑起一道牢不可摧的校园“红色”防线。
落细疫情防控措施 用心用情服务学生
自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将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迅速落实防疫各项举措,牢固筑起疫情防控坚实防线,切实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学校对留校学生悉心关爱,做好心理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加大对于学生的心理摸排与跟踪力度,加强家校沟通,积极面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求助方式,多方位持续关注心理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悉心引导,彰显青年学子担当作为。截止到目前,学校共有近400余名青年学子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服务时长达上千小时,构筑起一道道“青春防线”。
南工大学子暑期为革命老区画了张红色地图
追寻百年党史中江海大地上最鲜亮的历史见证,进行一场“行走的”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暑期,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组织了“绘红色地图”党史学习实践团,赴南通的7个区县开展为期15天的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实地探访调研、运用测绘专业软件,为这个承载着独特记忆和荣光的革命老区绘制了党史专题地图。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与党史学习中完成薪火相传的使命,坚持知行统一,将党史知识转化为自身成长的营养剂,坚持以学报国,赓续精神血脉。
第九届中日韩暑期创新工程
设计项目在江苏大学举办
8月20日至26日,第九届中日韩暑期创新工程设计项目(SPIED)在江苏大学举办。来自中日韩高校的14名中外教授组成全英文教学团队,线上带领58名中日韩学生组成10个国际化合作团队,通过头脑风暴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围绕“Smart life with COVID-19”主题自主构思创意,提出设计内容,确定设计方案,并由江苏大学学生线下完成创新作品制作,并组织线上作品答辩与评比。
南邮为留校学生过集体生日
疫情来袭,暑假期间南京邮电大学实行封闭管理,留校备考备赛的“柚子”们也已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封闭式管理。为让在疫情期间备考的学生们放松身心,鼓励他们继续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下一阶段的挑战,8月23号上午,管理学院将生日在七月和八月的同学们集结在学院306会议室,为无法回家庆祝生日的同学举办了一场暖心的集体生日会。
南信大对口支教高中五名考生
收到本校录取通知书
2021年夏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的五名学生收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南信大恰恰是他们的支教老师就读的母校。自2014年开始,南信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在都安高中的讲台上,用责任与爱心帮助他们收获挑战未知的勇气,结下了深厚友谊。志愿者们回校后,一直通过书信、视频鼓励支持孩子们,远程陪伴他们走过高考。“老师们也是一群大学生,是他们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真的很感谢他们。”瑶山一为别,南信再相逢,他们约好了开学后在南信大漫步校园。支教种子开出的花,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南京艺术学院实践团
开展“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暑期实践
近日,南京艺术学院“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最美乡村暑期实践团完成在徐州市沛县五段镇七段村的暑期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绘制三幅墙绘,借助玻璃瓶、绿水青山和科技发展三个元素表达最美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手绘乡村·青春行动”社会实践
近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稚绘1+1”志愿服务团前往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组织开展了“手绘乡村·青春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结合专业优势,紧紧围绕乡村新貌、产业特色、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主题,定向设计、绘画乡村墙绘作品,围绕西瓜、丰收、致富、欢乐、环保等主要元素,同时结合淮安西游文化特色,绘制新农村建设与农特产品丰收的场景,既传播了传统文化,又增色了乡村风景,以此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常州大学学子赴社区开展
百米画卷彩绘学党史活动
近日,常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组成的“梧桐花开”实践队积极响应“童心向党”的号召,前往常州市西湖街道湖滨社区,为社区务工人员子女策划了“长卷绘初心,共筑中国梦——百米画卷彩绘学党史”活动。小朋友们三五个人围成一圈,开始了天马行空的创作,彩绘的素材有党旗党徽、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中国军人、卡通动画人物、花草树木等等。志愿者们一边协助小朋友们绘画,一边为他们讲述党史小故事。五彩的画笔,细心的涂鸦填色,让红色文化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深深扎根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心中。
扬大学子寻根大运河城市文化脉络
今年暑期,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探运河之根,寻城市之声”运河沿线城市文化调研实践团队沿大运河溯洄2700余公里,探访了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在内的3条运河城市文化带,拍摄记录了古纤道、临涣古镇、洛邑古城、三岔河口、万宁桥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遗产点。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拍摄采访沿线居民、运河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大运河与各沿线城市的发展脉络,记录大运河给当地民生带来的影响以及近年来运河治理等相关情况。
淮师翔宇理论学习宣讲团:
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成长,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淮阴师范学院组织翔宇理论学习宣讲团开展暑期宣讲实践活动。宣讲团聚焦党史学习教育,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探寻红色印记 汲取奋进力量”“回到1935 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做些什么”等主题进行理论宣讲。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宣讲团成员分组进行备课学习、分散实践,足迹遍布江苏省内外的50多个市县,在近130个学校、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共计开展宣讲200余场,听众近4000人。
苏科大融媒体中心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调研
2021年暑期,苏州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心心向‘融’”社会实践团队以“如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融媒体优势”为选题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团队前往苏州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调研,学习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探寻如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融媒体优势,并通过创作系列融媒体作品,讲好党史故事。
淮阴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
探寻“非遗”体悟魅力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今年暑期,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阿杰鲁”社会实践调研团走进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拜访流传于红河地区的彝族歌舞“海菜腔,烟盒舞”传承艺人;前往彝族服装店铺,了解彝族的服饰刺绣文化;走进依托“非遗“文化的商业街和景点,实地调研非遗助力经济的具体表现。同学们亲身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感悟到每一个“非遗”背后饱含的一代代传承艺人的初心与坚守。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助力果农卖出万斤葡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农业种植户原本即将喜获丰收的节奏。由于疫情影响,葡萄销售渠道受阻,淮安葡萄种植户薛玉十分焦急,情急之下她想到了向社会求助。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三学生陈晓飞和团队成员看到求助信息后,决定和几名同学一起帮助果农走出困境。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们仅用两天时间就促成农场和淮安当地商超达成合作,并在原产地进行直播介绍,12天就成功将薛玉的一万多斤葡萄销售一空。
来源:各学校来稿
编辑:岳昕、王筱
审核:管钰
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