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示月 —— 江苏海洋大学

江苏教育发布
2021-8-27 13:59:58 文/邵菲 图/贺婉如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今年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高校呈现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为推动各培养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江苏教育发布”将陆续展示和分享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效。
江苏海洋大学:坚持目标导向 开展研究生教育各项改革 推动研究生质量稳步提升
一、形成以党建为龙头、德育为核心、系列活动为载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工作格局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研究生骨干培训”“学习时代楷模王继才”等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落实研究生思政教育责任,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新时代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强国使命感。
二、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以制度为纲领、学术道德教育为核心、学术诚信为目标的培养长效机制
学校重视科学道德养成和学风建设,不断完善文件制度,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坚持目标导向,努力构建长效培养机制。
三、探索与实践涉海方向研究生“三制融合 四维协同”培养新模式
学校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构建了涉海方向研究生培养的三大机制。构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耦合机制、学校资源与行业资源的共享机制、自我教育和素质提升的融合机制;形成了模块化、学科交叉的涉海融合课程体系,实现了涉海行业与学校教育资源的融合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以德为先、海洋使命,提出了“四维协同”培养新模式。坚持课内课外协同、坚持教学科研协同、坚持校企校所协同、坚持研究竞赛协同,根植海洋强国使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文化引领、价值培塑等融会贯通,实现了所有涉海研究生的全过程创新培养。多元协同、科教融合,打造了“空天地海”立体化实践创新平台。坚持多元协同、科教融合,集成了航空航天测绘、陆地测绘、海洋调查等实践教学资源,创建了省级海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践平台,为提升涉海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全方位平台保障。2020年,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效显著,新增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优秀奖1项。
涉海方向研究生“三制融合 四维协同”培养模式
“空天地海”立体化专业实践平台
四、努力培育国际化重点项目
学校立足自身发展需求和“一带一路”独特区位优势,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中外教育合作共赢。学院瞄准国家经济和国防战略需要,顺应江苏产业转型需求,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优势,借助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完善办学机制,致力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素质高、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海洋工程类“新工科”人才。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江苏海洋大学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的函》(教外函〔2021〕15号),设立江苏海洋大学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学院隶属于江苏海洋大学,为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英文译名为 Makarov College of Marine Engineering, Jiangsu Ocean University)。这是学校获批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五、严把论文出口关
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逐步提升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利用“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检测所有硕士学位论文。定期开展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专项检查,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发挥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作用,严把学位授予质量关。2020年,学校被抽检到的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合格。截至目前,学校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率为零,远低于省平均水平。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
编辑:岳昕、王筱
审核:管钰
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