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张娟:不改稚气,不煞锐气,不失勇气,不染戾气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办
2020-12-09 20:51:36 文/孟若熙 图/何星辰
学子风采
张娟,山东威海人,毕业于山东省威海市威海二中,于2020年被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类录取,现任2001022班学习委员。
我的药大体验日记
00
药大——梦想启航的地方
药大
大
结
缘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经历了一场特别的18岁成人礼的我们,终于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生活。在一次班会上,易老师组织大家对自己报考前后理想、职业规划的转变进行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积极踊跃的上台,讲述自己与药大结缘、以药学为志的心路历程等。
对于来到中国药科大学的原因,有同学说:“这里有我渴望的学术氛围,有我敬仰的先辈。我希望能在这里,借助这里的平台,浇灌梦想的种子,为祖国科研事业贡献萤火之光。”有同学讲述自己和妈妈一起观看了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当时就对“药”有了新的认识,整部剧没有惊心动魄特效,有的只是人类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东西,良心!我讲述了自己照顾姥姥的经历,因为家里人缺乏药学医学知识,让姥姥饱受病痛折磨。这件事促使我立志研究药学,希望在以后,至少可以让更少的人遭遇这种痛苦,甚至可以给更多的人减轻痛苦,带去欢乐。所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报考药学,为人类造福!
01
历经军训——更坚韧
那时的我们迎着朝阳,披着彩霞,在七连的大集体中经历了很多很多。内务、打靶、拉歌、徒步行军……在这场汗水与笑容一同熠熠生辉的军训中,一点点融入这个拒绝平庸的集体,一点点熟悉周围亲切的同学,学会服从,学会关心,学会坚持。
张娟(举旗手)在军训方阵中
02
设计班徽——更团结
那时的我们各展其长,各抒己见,怎么将22设计成图案,怎么融入药大的元素,怎么体现我们班集体的特色……经过热烈的讨论与构思,最终定下了我们班徽的初稿。擅长画画的同学进行绘画,擅长表达的同学负责文字介绍,这是我们第一次小组合作,有挑战有收获,我们各司其职,变得更加团结。
张娟(左二)在构思班徽时
03
双节同庆——更亲切
当中秋遇上国庆,家远的我们不能回家,班里组织了班级聚会,辅导员易倩倩还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月饼,学校也开展了体现家国情怀的缤纷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让节日更加温馨,生活更加充实,大家更加熟识,也更加亲切了。
张娟(左二)在发放月饼时
04
参与运营——更慎独
在这里,我第一次剪辑了视频,第一次用ps抠了封面图,第一次编辑了公众号推文……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进步,不断向其他优秀的人学习请教,从一开始要用一个上午做一篇推文,到现在可以半个小时内搞定,感谢这一路大家的鼓励和肯定。我们的选图和文字也更加精益求精,我们更加谨慎,更加认真。
05
考前复习——更扎实
期中考试前,我给同学们总结了基础化学的重点章节并结合板书讲解,同学们跟着我看课本,记笔记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同学们对基化的知识有了框架,也加深了我对化学的理解,让我的知识更有条理,更扎实。
06
专场演出——更自信
药大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社团活动也是琳琅满目。很荣幸,能够认识我的搭档,一起参与小专场的演出。从最开始的照稿念到后来脱稿找到感觉,这种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的经历,难忘又难得。这也让我们更加自信,能够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谈。
张娟(右边)在专场演出时
药大,请多指教
药大的生活疲惫、忙碌,偶尔停下来偷个懒,望见长夜里熬尽的盏盏灯光,听见青春的歌声里斗志昂扬,以前的日子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但是在这里,不灭的灯光交织成青春的梦想,这些日子都在泛着光。
选择药学,意味着担起一份责任,一份沉甸甸的重量。“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新冠疫情中,无数药大人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药大人,必须承起应有的担当。林荫树下,是多少步履匆匆的学生;图书馆里,又见多少奋笔疾书的身影。我希望能不负在药大的每一天,以“精业济群”之名,面朝梦想,慢慢的然后满满的,在未来卷轴上一路追光、点亮曙光。
往期精彩推荐
1
学子风采 | 郝新元:不坠青云志,此心系天下
2
我校多位校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3
我与药大结缘 (三) |安徽省南陵中学徐子骏:缘,妙不可言
4
喜讯|我药CPU_CHINA团队又双叒叕获国际金奖
来源 / 易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