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陈如如

长沙雅智教育
2021-4-17 01:13:14 文/冉悦心 图/田怡宁
点击上方蓝字“雅智教育”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最暖心的成长故事
最实用的育儿、升学资讯
在此,伴您读懂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陈老师说她喜欢旅行,逮住机会就去的那种。
大学期间,每逢假期,就会背上行囊,前去“探望”祖国大好河山。
陈如如老师旅行随笔
陈如如老师旅行随笔
漠河北极村、上饶三清宫、郎德苗寨......
陈老师的足迹确实走的够远。
“旅游注重的是风景、美食、住宿、玩乐这些感官上的刺激。而旅行更注重精神状态,人文、艺术以及意义和外界环境里有一种对内心的反观自照。
所以我爱的是背着背包去旅行。因此,我总是‘轻装上阵’,让自己在这世间‘流浪’。视所有的一切,皆是惊喜与馈赠。”
“那工作以后呢?你还有时间去旅行吗?”
有时候,我承认确实不太会聊天。
“唉,我已经好久没出去过了”
陈老师不禁叹了口气。
“觉得遗憾吗?”
“不会啊,和孩子待在一起,我依然很享受”
看着陈老师的眼睛,出乎意料的坚定。
1
1
1
我曾经听过一次陈老师的课,但当时不是冲着听课去的。
正值午休,但被旁边教室里孩子们的嬉戏声吵闹的睡不着。
本以为是孩子下课躲在里面玩耍,凑近一瞧却是陈老师正在上课。
陈如如老师的课堂
“我演小摄影师!你演秘书”
“不,我要演小摄影师!”
见俩小孩儿开始吹胡子瞪眼,陈老师赶忙制止:“我演秘书,你来摄影师,你来高尔基。”
分配齐活儿,课堂的氛围又欢快了起来。
表演结束后,“秘书”又变回了老师:“现在记住了没有,那是转(zhuǎn)告,不是转(zhuàn)告。”
“记~住~啦~陈~老~师~”
.....
陈如如老师的课堂
“说起来,那天下午工作没精神全得怪你。”
“这可不怪我,谁让你听那么久?”
听得夸奖,陈老师的脸上又泛起笑容。
1
2
1
“无论是旅行带给我内心的丰盈,还是一直遇到的老师和学生,都让我觉得,无论世界薄情与否,都要深情地活着。
生活应该是有情怀的,所以我一直渴望做一个有温度的语文老师,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朋友。”
“那要是遇到那种特别难搞的学生呢?”
之前与同事闲聊时谈到陈老师,说好几次下晚班都能看到她还在教室加班,她总是最后一个。
一人一电脑一摞书,一间空教室一盏灯。
“陈老师还没走啊?”
“啊?我还要一会儿,等下我锁校区门。”
说罢,又低下头工作。
陈如如老师的课堂
“其实我也不想那么晚才下班的。”
当时有个学生作文写得很慢,又一直出错,为了不耽误其它孩子上课,只能下课后给他留下单对单的讲。
对于那天的课堂呈现和教学效果确实没达到我的预期,那就顺便加个班咯。
看看网上那些厉害的老师的视频,修改打磨一下课件,再备备第二天的课,把这些都弄完就到这个点儿了。
其实这也不算啥,之前上午最后一节课的班里有个孩子特别执拗,不愿意写作文,那就熬呗,我陪着他“熬”。
连续几天我都让他妈妈给他送午饭,直到把课堂习作写完才能走。结束时一看马上又得上下午的课了,得了,我就权当减肥了。
但是这孩子之后就特别乖,作文也写得很好。他妈妈见到我也挺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没少教育孩子,说以后把我的午饭一起带了。我想这就叫“家校联盟”吧。
陈如如老师的课堂
“做老师这么辛苦,还没时间去旅行,那你会一直做下去吗?”
你知道每次去旅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什么吗?
是那数不清的陌生的善意,是那一路遇到的那些可爱又有趣的人:一路向西的队友、拉萨的客栈老板、香格里拉的小胖哥、漠河的“老顽童”...
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一个个有趣又善良的灵魂,是他们的善意化作了我的步伐。
而作为一名教师,也能遇到很多有趣又善良的灵魂。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辛苦与无奈,但我更开心的,是孩子们写出一篇好作文后的笑脸,是家长们对我工作上的肯定和理解。
所以,不管是当老师还是世间游走,于我而言,都是收获。
1
3
1
毕业以后,每当和周边人聊起工作,大多数人都只是迫于生活。
更是抱怨每天除了睡觉,时间都给了工作,压根儿没时间去兴趣和爱好。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让兴趣爱好成为工作就能完美解决问题。
但结局大多都是:当爱好变成工作,你就失去了爱好。所有兴趣和爱好的前提,是能感受到愉悦。
就好比有的人喜好钓鱼,即使坐上一天毫无收获,第二天还是乐此不疲。
就好比有的人喜好收集石头,在外人看来毫无意义,还仍就乐在其中。
但一旦扯上工作,似乎喜好就被套上了枷锁。它不允许没有收益,更不可能漫无目的。
这样的爱好,便无法再使人愉悦。
在确定第三季《老师好,好老师》专栏的主题时,我想到了“四有”好教师这个概念: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于是就此借用。
其中个人感觉最难以坚守的,便是理想信念。
扎实学识可以积累、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难以更改,但理想信念却是最容易被时间所磨灭。
教师褪去“育人”的理想信念后,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
日复一日的重复,一眼到头的生活,如果无法从中获取愉悦,也就只能维持“教书”这一基本职责。
但在陈如如老师身上,我能看到不一样。
她告诉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希望引导学生透过文字间的裂缝
在质疑与思考中看到语文的真正面貌
从中发现阳光,探寻世界
发现语文的趣味与价值
一个简单汉字的背后
也常常有丰富的历史意蕴
它的真实纹理演绎着语文的乐趣
我希望孩子们都能爱语文
爱语文
不单是爱语文课,也不单是爱文学
是爱生活中一切新知与旧闻、爱智慧
陈如如老师
是我认为的“四有”好教师
策划:企宣部
撰稿、排版:朱云轩
视频拍摄、剪辑:陈尧
审核: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