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中丨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长沙雅智教育
2021-3-17 14:11:10 文/孙浩楠 图/池雨婷
点击上方蓝字“雅智教育”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最暖心的亲子成长故事
最实用的升学、育儿资讯
在此,伴您读懂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3月7日上午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
全国政协委员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唐江澎就孩子全面发展
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学生如果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唐江澎表示,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幼儿园孩子养成整理习惯比识字重要”
唐江澎表示,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就是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是我们社会的幸福程度。“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了,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做阅读理解题重要。一周七八个补习班,逼到最后孩子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
“两会”进行中
基础教育会有哪些新政策?
代表委员还有哪些精彩观点?
小智带你速看“两会”
↓ ↓ ↓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
加强教育督导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中考体育的分值占比普遍较低,难以引起重视。建议在加强和完善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
重庆市九龙坡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紧紧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一发展主线,努力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开设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课程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加快建立统一标准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让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网”更牢固。首先,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将网络安全教育全面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其次,在政府部门指导下,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网络安全教育;最后,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的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
出台编制标准补齐学前师资缺口
严格按照编制标准核定幼儿园编制,配齐教师和保育员;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补充高素质教师。同时,由于各地差异较大,国家出台的标准也可以是最低标准。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出台幼儿园人员配备具体标准与规范,不能低于国家最低标准。
进一步增加教师编制和相应的人员经费投入,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同时,强化国家与地方政府对于幼儿园编制的监管责任,将编制管理与编制标准的落实情况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和质量监管的范围;强化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者不能任教,未经专业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转任幼儿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办主任杨善竑:
单列编制配齐配足公办园教师
建议各级政府要研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且单列。每年为城乡公办园核定一次编制,逐步提高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数量。有条件的地方要配备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炊事员、保安人员,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保教质量。
同时,要创新模式填补幼儿教师缺口。一方面,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加大幼师专业学生在报考和就业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定向培养乡村幼儿教师;另一方面,创新幼儿教师补充机制,可利用“中小学校转岗一批,编制内招聘一批,政府购买服务一批”等举措,配齐配足公办幼儿园教师。
在提升教师保障待遇方面,建议加大财政拨款和专项补助,解决好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落实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幼儿教师纳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按一定比例设置特殊津贴,提高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叶仁荪:
建议中小学体育课“晒课表”
建议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开齐上好体育课,开展中小学体育“晒课表”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以往存在的挤占体育课以及“阴阳课表”等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建议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关键在教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围绕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经常性的课余训练,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并通过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胜负,不断磨砺自我、战胜自我,锻造坚韧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
要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只有用好这个指挥棒,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是“破五唯”,在基础教育阶段,单纯用考试升学成绩来评价、考核学校教育,已严重违背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破解“唯分数、唯升学”问题,要立足“人”的发展,改革现行评价方式。要由对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要开全课程,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等纳入考试范围,评价内容既包括学业水平,还要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要由只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视过程性评价,建设对学生成长进行全面记录的平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内容。要由学校平面性评价转向多方参与的立体评价,构建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特别是引入家长评价,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成才观,协助学校做好减负工作,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支月英: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
为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支月英代表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国家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对“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进行顶层统筹谋划,明确建设标准和经费、人员保障措施等,明确由地方政府统一建设和管理,确保机构能正常、长期运行。
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在国家层面加大对地方政府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配备、教师编制倾斜和建立健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机制建设等情况的督查,确保中央的有关政策要求能够落地生效。
三是强化监管责任。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家庭所在社区或乡镇相关部门要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多与孩子沟通联系,多给予孩子关心和温暖,同时主动与老师加强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没有分数
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
但孩子只有分数
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对孩子的教育
考核从来不止单一
对孩子的发展
全面才是健康的方向
给予孩子健全而优秀的人格
才能使其赢得未来的幸福
注:
部分资料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整合编辑:朱云轩
审核: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