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幕后:历时33天,她们用舞蹈传递思乡之情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2020-5-31 08:47:27 文/倪菁 图/陈煜城
迎新晚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这场盛大的晚会将成为我们兴湘学子在新的学年里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在这背后,是众多演员和工作人员的漫长准备。
接下来请随着我们采访的镜头,聚焦现代舞《我等你》的表演者们,倾听节目参与者们的心声。
这支舞蹈将演员的肢体动作化作言语,诉说着父母对许久未回家的孩子的思念与期待。
舞者通过舞蹈引起观众的共鸣
17级财管一班的刘瑶是这支舞蹈的领舞之一,在大家眼里,她是一个潜在的舞者,有着良好的舞感,学习能力也很强。经过层层筛选,她成为了领舞。初入大学的她,有些内向和腼腆,这也更让负责人希望通过这次的表演让她得到锻炼。
迎新晚会是一年一度的视听盛宴,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而负责人选择她作为领舞,这不仅是出于对她的鼓励,更是对她的信任,刘瑶担起了这份重任,“既然学姐选择了我,我就一定不会让学姐们失望,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还学姐和观众们一份惊喜。”
她们经常为了一个这样的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直到取得最好的效果。
关于《我等你》这支舞蹈,刘瑶有着自己的看法。作为初入大学的新生,许多外地的同学还没有回过家,第一次离家难免会有些想家,而这个节目所要表达的便是家人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我们希望可以给新生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参与这支舞蹈的大部分舞者都是大一的女生,她们中许多人很久没有回过家了,所以在练舞的过程中,她们也会有所触动,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舞蹈中去。
趁着休息的空隙,她们会在走廊上谈笑聊天,有生活中的琐碎,也有排练中遇到的问题。
负责人:一路相随,只为展现最好的效果
艺术团舞蹈部副部长唐思婷是这支舞蹈的负责人,在她看来,《我等你》作为一支现代舞,不仅仅要呈现出肢体的美感,更需要向观众传达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
山东艺术团曾凭借《我等你》斩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唐思婷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贴合晚会的主题,引发观众的共鸣,将背景设定从一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军嫂改成等待孩子回家的母亲。
不仅是唐思婷,一直陪伴演员们排练的舞蹈部部长谭佩瑶,对团队有着绝对的信心,“大家一直都很辛苦,一直都在排练。毫不夸张地说,我认为每个人都很优秀。”不难看出,负责人对团队内每个成员都是特别的爱护与信任,大家在一起训练了一个多月,每个人的付出她们都看在眼里。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包含的情感不言而喻。
这支现代舞的表演难度并不小,因此,军训一结束她们就开始了准备,在每个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都能在舞蹈室见到他们不间断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正式演出,舞蹈终于呈现出如此精彩的效果。
舞蹈的灵魂是什么,也许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答案,而她们则是想通过舞蹈传递给大家一份心灵上的慰藉,想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我等你》这支舞蹈不仅仅是舞台上所呈现的那场节目,它更是每个观众内心深处也上演着的一场关于爱与思念的情景剧,温馨而又熟悉。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传媒中心
文字|学生记者 陈思涛 魏欻晴
摄影|学生记者 宋佳欣
版面编辑|学生记者 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