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想贩卖焦虑,我们想贩卖“海淀妈妈”

孝感三上美术学校
2021-3-26 22:23:11 文/庞飞 图/韩冬
上周,一条官宣炸了朋友圈,
教育部: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体育、美育分数将和语数外同步,不再是副科。
消息一出,家长群风起云涌。
但这次,一直以“鸡娃”和“焦虑”著称的海淀老母亲却很淡定。
“有考试就有培训班,跳绳机构海淀早就有,教练带着跳200可比自己瞎练轻松多了。”
时间就是金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海淀妈妈早已悟出了“报班”的真谛。
没有人比海淀妈妈更懂“教育”
论教育,江湖上一直流行着这样的传说:南方看学校,帝都看老母亲,尤其是海淀老母亲。
20年前,这群人通过高考从五湖四海来到北京,聚集在五道口、中关村大街、学院路、蓟门桥一带。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航、北理、中央财经……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是她们梦的开始。
毕业以后,她们靠自身能力落户北京,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显身手。她们是互联网公司高管、上市公司投资人、三甲医院大夫、双一流大学教授……散是满天星,聚若一团火,二十年后,她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海淀妈妈。
她们上能解读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趋势,下能辅导孩子、制定周密合理的教育计划。
在海淀,不抓孩子学习,出门都没人跟你聊天,培养孩子是每个海淀妈妈的信仰,冲击“六小强”是她们在孩子高考前的终极愿望。
“海淀六小强”,是指海淀最牛的六所公立中学,它们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和首师大附中。
从历届高考来看,海淀区承包了全北京50%以上的清北名额,而六小强承包了海淀区90%以上的清北名额,如何进入“六小强”是每个海淀妈妈的必修课。
有人说,晚上9点以后,北京堵车最严重的地段,一是繁华的三里屯,一个就是培训机构的大门。
在培训机构的课堂上,教室最后一排是密密麻麻的旁听家长。她们安静地做着笔记,偶尔有人举着录像设备拍摄,那是因为孩子没来,回去补课。
“学和学出高度是两码事,报班不是把孩子送去就完了。”给孩子辅导功课,是这些来自五道口或中关村大街的学霸们人到中年最高光的时刻。
她们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鸡兔同笼的不同解法,可以跟孩子一起刷A3000做蓝思测试,她们为自己当年的努力而骄傲,亦或是为选对了高智商的人生伴侣而自豪。
“钱可以慢慢赚,智商是会遗传的。给孩子辅导作业虽然也会生气,但陪着他们进步,熬夜也幸福。”
曾经,朋友圈流传着一个段子,“一个家长问,孩子4岁,词汇量1500够不够?另一个家长回答,在美国够了,在海淀不够。”
这真不是个笑话。1500词,搞不定小学三年级的KET考试。
在海淀妈妈看来,以单词量衡量英语水平那是二十年前的标准,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才是重点。
2020年,中国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已达20万,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国内城市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八成用在了教育。
有人问,千军万马拼高考,上了好大学,就能一生幸福吗?
有家长这样回答:“所有人都知道,没有简简单单的成功,躲避高考,也躲避不了人生其他的沟沟坎坎。普通人家的孩子,除了奋斗,无路可走。现在焦虑十多年,是为了她能够少焦虑几十年。”
其实,每一个“海淀妈妈”都明白,这个世界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回报。她们坚信,一个人要成功幸福,少不了运气成分,但是唯有努力,才可以自己把握和左右。
“全力以赴,也接受一切未知的可能。”海淀妈妈不焦虑,是因为她们随时都在准备,如果你也这样,那么你也就成了这个时代的“海淀妈妈”。
中考,一个比高考更难升级的关口,百分之五十的淘汰率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我们不否认中职也会让孩子有一条可走的路,但18岁就走上社会,22岁结婚生子,你真的甘心吗?我们常常说:人生要早一点规划,海淀妈妈已经做出了榜样,随着美育中考时代的到来,孝感妈妈,你们准备好了吗?
国务院明确:美术正式纳入中考,2022年覆盖全国,将与语数外并肩!
教育部: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三上美术一直在准备
报中考美术班,助你圆高中梦!
三上美术,孝感中考美术的先驱!
文中“妈妈”,泛指为孩子教育呕心沥血的家长,可以是妈妈,更可以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