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两位中国老太的作品,我都想怂恿我妈去学画画了!

湖北古枫画苑
2020-7-30 22:23:02 文/李雨婷 图/罗志强
两位中国老太太走火艺术圈,
60岁才拿起画笔开始画画,
如今却都将展览办到了国外,
她们实力诠释了什么是:
会生活,玩艺术~
邵炳凤
她们一个是从家庭视觉记录生活的故事。另一个则用奇思妙想的方式描绘山村山海经。
她们曾经是农民,是母亲,也是奶奶。如今又多了一重身份:画家。
更神奇的是,她们是一对亲家,一位丈母娘和一位婆婆,并且从未学过一天画画。
▲
邵炳凤(丈母娘)作品:百日称重
▲
郭秀荣(婆婆)作品:奇幻图记
1
这是她自己的自画像,面前放着报表和算盘。
她叫邵炳凤,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当过农民、小学教师、做过绣花工,60岁时才拿起画笔,200多幅作品,却被法国画廊收藏,且8年后在798办展。
邵炳凤第一次拿起画笔是在退休后,和外孙一起画画打发时光。那天她画了一张与外孙的合影。她说自己是乱画的,却被从事绘画职业的女儿看到,直呼像极了英国绘画大师大卫·霍克尼。
从这一张画开始,从未学习过任何绘画技巧的她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美术创作。
她女儿女婿也翻箱倒柜找出了家里所有的照片,让母亲以若干年前的照片为蓝本从中选择有趣的参照画下来,换一种形式记录生活里的幸福瞬间,并鼓励她今后继续画下去。
或许是因为照片中大多记录下了生活中的重要时刻,所以嫁娶、团聚成了她家庭系列中最重要的主题。
她对人物造型保持真实的基础上,做了略微夸张的变形,你会发现她的笔触甚是生拙,恰恰是这种拙朴,让她笔下的人物变得很不一样,有种当代艺术的感觉。
除了对照片写生,邵炳凤自己创作的作品,想象力也非常丰富,脑洞大到天际之上,让人难以置信出自于70岁的老奶奶。
如果前面的画打动不了你,那么下面的这些绘画一定让你相信她是一个天然的艺术家~
《独特角度》:你用相机记录别人,我用画笔记录你。
《胖儿告知》:邵炳凤不用作品与观者对话,她尝试把观者和绘画放在同一张纸上。
《年轻人与留声机》:这张虽然不夸张,但是舒服的颜色搭配还是打动了我。
不是科班出身的邵炳凤,用这样质朴的方式认真画画。记录下她的生活,而这些现实生活里又折射出时代的变化。
▲
《芳华》
▲
《圣诞之夜》
▲
《马戏团驯狮图》
▲
《有趣扮相》
▲
《人体书桌》
再来看看她画的几张水墨肖像,真的是够国际了好吗!
▲
安迪沃霍尔
▲
弗里达
▲
木心
▲
陈丹青
除了这些系列外,马戏团也是她最近非常钟爱的主题,在她的马戏团中,金发碧眼或者中国传统都能窥见一二,甚至在她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真实又夸张的女演员。
在她2018年的新作中,还有一组人与动物的主题也深受大家喜爱,女孩与动物相互陪伴,邵炳凤不仅仅将作品停留在时代的记忆上,还试图去发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孤独感。
▲
《亲密伙伴》
▲
《彼此温暖》
▲
《温馨之吻》
与用画笔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丈母娘不同,婆婆郭秀荣是一位十足的幻想家,她笔下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乡村山海经。
2
郭秀荣仅读过一年小学,其余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务农,一生辛苦却又平淡无奇,她没有邵炳凤那么长的画龄,她第一次拿起画笔是2014年,儿子儿媳鼓励她画画,培养她的兴趣爱好。
她的灵感来自于她生活了几十年的乡村,但又不是真实的乡村。很像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各种荒诞离奇的故事组成的画面。
因为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郭秀荣不懂得透视、人物比例和造型等,所以她把所有的都堆在一张画面上,但这种堆彻又不失协调感。
大概是源自她幼时在农村里听过的离奇故事,所以她的画从不脱离农村的一景一物。
她把捕鱼的渔网挂到树上,把人的肚子画成鱼缸。而画面里的三位主人公却又都成了了各种动物。无法想象她画的是海底世界,还是人间一隅。
头上长树枝的男人,背后长翅膀的女人。她的画需要一点点解读才能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
庙宇、道观、道士、神婆,也是她笔下不可或缺的素材。
那种被各种扭曲的五官,牛神鬼蛇的荒诞故事,就只能解释为她心中独有的一部山海经。
她说:我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准确和漂亮,内心总是会有抵触的情绪,老是不自觉得把画画怪画丑,只有这样我自己看着才舒服。
这些形象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好像一下子就从脑子里蹦了出来,各种千奇百怪的形象,多到来不及画,但画的过程却是最快乐的。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郭秀荣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这两位老太太因亲家结缘,他们没有我们常说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甚至都不曾专业学习过一天绘画。
可是这样的素人艺术,又给了我们强劲的冲击力。让我们相信不拘泥于技法的艺术,可以给生活带来足够的美好。
古枫画苑
用知识帮你在人生洪流中构筑堤坝
用艺术在帮你在璀璨星河划出闪亮的轨迹
永远陪伴你的艺术梦想
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古枫画苑五一小假期,活动全新升级,免费试学课程等你来拿
古枫寄语: 写给十年后的你
当你老了,还能画画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