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尚 | 挑灯夜读的华夏人 ,星月为你加冕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2021-9-26 23:47:21 文/阮婷 图/史梓涵
白天的华夏,风清气爽
书声琅琅,明媚宜人
你可曾见过她夜间的模样...
深夜的华夏
这里同样是生动而美丽的
倚虹泉边
中秋刚过的夜空
朗月正圆满而行
星空下
一群捧着书的华夏人
正在大声朗读背诵
他们或坐在长椅上
或沿着泉边来回走走停停
他们深夜努力奋斗的身影
是华夏校园里最熟悉的夜空风景
让我们走进华夏之夜
从他们不眠的背影里
感受他们的勤奋、踏实和坚持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每当夜色相拥校园
倚虹泉边、华夏大道两侧、综合楼门口
总有这样一群华夏人
以他们独有的方式
开启了他们的专属学习style
正在备战考研的施晓艳同学
每天晚上都会和小伙伴坐在倚虹泉边的长凳上复习
“这里还有“华仔夏宝”陪着,非常适合背书,
这是我每天效率最高的三四个小时。”
还有很多同学和施晓艳一样
白天,他们在课堂里拼命汲取老师传授的知识
夜晚正是他们复习或备战考试的好时光
可以大口呼吸华夏植物的沁鼻芳香
可以不必担心打扰室友同学
脑海里的知识在大声朗读中
更显牢固和清晰
温柔月色,泉声潺潺
和着书声琅琅
传承下来的这种独特的学习风气
早已化作了华夏人的烙印
彰显着华夏人的沉静与气度
夜未央,月微凉
心里的热血却在涌动
无论是图书馆里
还是综合楼一楼大厅一隅
抑或任何一处幽静的方寸之地
都占满了夜间奋斗的华夏人
他们或大声背诵
或奋笔疾书
或思辨求索
一声声朗读
一页页知识点
他们认真的眼神
从不透露出丝毫懈怠与懒散
脑力的尽情激荡
奏响着夜的狂想曲
夜里九点
对李振国同学来说
正是到了
“凌云笔健意纵横”的时刻
几乎每晚他都背着书包
来综合楼一楼大厅
找个安静的角落读书
他感叹说这是学校最新腾出来的一个“新据点”
白色的小圆椅文艺风十足
“白天的事情太多了,要上课,还有记者团的事务,
这个时间是极其宝贵的时间,
仿佛是一天中偷来的几个小时
能够读书,扩宽视野
然后探索未知的世界。”
他说完又一头扎进书海里
月色皎皎,抚平了白天的浮躁与热烈
清冽的空气中夹杂着汗水的气息
操场上、健身房里
赛艇队队员们正在进行测功仪训练
有节奏的拉练声刺破夜空的静谧
推浆放松、放长、放慢
蹬腿拉桨用力
收腿时滑座匀速向前
动作连贯如行云流水
力与美的激荡成为最美的夜景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一个个强劲的身体
在黑夜中迸发着无穷的力量
似蚌壳中忍着剧痛将自己反复打磨
那些拼尽全力的瞬间皆化作了荣耀的注脚
赛艇队教练王建勋说:
“别人都惊讶我们在赛艇队大赛中获得了那么多奖项,
其实答案就在这里,
孩子们虽然功课也很忙,
但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挤时间,
夜晚的加训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发的习惯,
将之以勤,贞之以恒,勇猛精进,
谓之华夏赛艇精神。”
秋夜朦胧中
华夏大道上停靠着一辆辆大学生巴哈赛车
还记得前几天给新生们搬运行李的拉风画面吗
它们可不仅仅会搬行李
中秋过后
这些赛车
将会在真正的赛场上驰骋比拼
为了让赛车们焕发出真正的风采
赛车手们正在昼夜不停地紧张训练
以星辰为衣,以月光为冕
技术组调试赛车故障
以寻求最佳的竞技状态
赛车手仔细检测,整装待发
一圈圈的赛车拉练
飞驰的是不仅是速度与激情
更是对极限的挑战和梦想的敬畏
清风朗月
映照着无数华夏人努力的身影
奋斗的征途虽然充满艰辛与苦涩
但总有人在背后为你默默守护
为了满足夜幕下的华夏人的“求知需求”
华夏守护者们纷纷开启了私人定制
心疼户外复习的学子们站着疲惫
白天,他们就顶着烈日,带着工具
在学子们常常复习的地方
俯身凿地安装更多的座椅
时光流转,芳华蹁跹
近几年来
橙色的长椅越“长”越多
已然成为了华夏学子和守护者心照不宣的秘密
月光皎皎怎么抵得上
华夏守护者为你私人定制的灯光
为了保护夜幕下坚持复习的学子们的眼睛
近日,有这样一群人
白天偷偷化身 “蜘蛛人”
将综合楼前原来的路灯杆
全部更换成最新的led灯
只为用最璀璨的灯光
点亮他们梦想的前程
“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安装、调试,
总共换了18盏,
这是360度全覆盖的光圈,而且不伤眼,
每天看到他们从晨光熹微到午夜时分
都在刻苦学习,
不忍打扰他们,
只有默默为他们做好服务,尽点心意。”
综合保障部部长李海燕暖心地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或攀登知识的高峰
或艰辛值守奉献
每个人的奋斗与努力
都让华夏的深夜如此温柔又迷人
文字/张利
美编/王雯尹
图片/侯国栋 张培杰 朋友圈的小伙伴们
审核/李怡然
官方QQ群/93637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