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高考前的焦虑情绪?

郑州龙门教育
2021-5-26 17:36:54 文/刘诗涵 图/何磊
前几日,高三学生进行了普通高招网上填报志愿的模拟演练,这也意味着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临近高考,不少高三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而如何避免、缓解这类情绪,也是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学生在高考前感到紧张和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情绪本身是有功能的,不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情绪,它都有自己想要传递的“信号”。面对紧张和焦虑时,最重要的不是排斥它们,而是察觉、疏导它们。
以下五种做法,能够帮助高三学生疏导情绪、调整心态:(如果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已经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建议到专业的心理咨询部门进行疏导。)
■识别情绪。首先,要感受自己存在的真实状态。例如,你感受到的状态可能是 “我现在好像很紧张”、“我现在肚子有点儿不舒服”等。其次,要思考这种状态传递的信号。例如,你思考的方向可能是“我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还是我总想这件事情,所以陷进去了”。
■疏导情绪。识别完自己的情绪信号后,你需要做一些让自己感觉变好的事情,比如正念冥想、适度运动等。
正念冥想是一种不限制时间和场合的减压方式,它只需要你在安静中,将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呼吸和感受上面,以达到专注和放松的状态。除此之外,适度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缓解压力、心情愉悦,同时还可以增大大脑供血,提升大脑功能,提高学习效率。
■积极暗示。在备考期间,随着一轮轮复习和模考的推进,很多学生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情绪波动,比如某次模考成绩不理想,就开始担心自己复习不充分。面对此类情况,你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向思考问题:“模考是对学习情况的一次诊断,我正好可以查漏补缺”。
■制定合理的目标。在备考期间,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可行的目标。虽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但是对于当前的备考阶段来讲,设置目标过高容易适得其反,徒增心理压力。
■保持稳定的节奏。越是临近高考,学生越是要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动态调整自己的备考计划,同时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不要盲目调整学习强度和作息安排。
除了学生自身的心态调整,家长也要做好“后勤工作”,保持一颗平常心,营造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不要在言行上给孩子造成压力,并注意保持孩子日常饮食的清淡健康。
关于日常饮食,学生和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临近高考期间,尽量在家、食堂、正规餐饮机构就餐。烹调时,食材要充分加热、烧熟,多选蒸、煮、炖、焖的方式。
■备考期间,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精神压力,都会使大脑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摄入充足的主食尤为重要,而且要注重粗细搭配,比如蒸米饭时加些小米、黑米、荞麦、绿豆等。同时,推荐摄入优质的蛋白质,比如奶类、蛋类、鱼虾类、肉类(精瘦肉)、大豆及豆制品类等。
■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如果吃得太饱,血液会更多地供消化系统使用,从而导致大脑相对供氧不足,影响学习效率。
■每天至少喝1600ml的温开水。冷饮、碳酸饮料容易刺激胃肠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建议不喝或少喝。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隔夜饭菜,因为可能存在食物中毒的风险。考试期间,保持往常的饮食习惯,不去尝试新菜品。
对于所有考生来讲,高考都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人生挑战,但它又只是漫长人生道路上的坐标之一。在最后这段备考时光里,考生一定要稳住心态,不骄不躁,要相信自己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会得偿所愿。
放下心理上的包袱,轻装上阵去“赶考”,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声 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网、环球网、《教育家》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