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尽力,也没有放弃!”家长会上的字条让她瞬间泪崩:家有这种父母,孩子肯定出息

洛阳新东方学校
2020-11-25 10:02:38 文/孙岩 图/苏婧琦
近日
期中考试结束后的家长会上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个孩子给爸爸留言:
老爸,回家不要打我!
视频中老爸扶额沉思似蓄大招
随后回复:
考试二个钟,全凭课堂功
早时不用功,祈祷何用?
落笔若锋利,何需请求
如此求生欲满满的留言
惹得网友们哈哈大笑
同样是在家长会,网友@土根姐姐是宁波一位43岁的妈妈,她经常在抖音上发一些自己与儿子日常互动的小视频。
儿子孙启腾是宁波北仑一所中学高一(5)班的新生,上个周六,妈妈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坐在儿子的座位上,就被眼前的一幕暖到了——
一个水杯,还有一张小纸条,这些都是儿子特意为妈妈准备的。
在纸条的正面,儿子写了自己的各科成绩,还在右下角细心地写了:“
这段话是这样写的——
@土根:
我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我没有尽力,也没有放弃,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
越是坚强,越要学会在泥泞的路上爬行,
一切只是开始
最后,从逆境中寻找光明,从顺境中寻找阴影。——挪威(易卜生)
妈妈看到眼前的这一切,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手机将桌上的纸条拍了下来。
事后,妈妈把这段27秒的小视频发到抖音上,并写了一段话:
家长会,每个孩子的桌上都留了一个名字以便家长找座位。看到后想哭,突然觉得考没考第一没那重要了,被他的用心暖到。
该视频发布两天,已收获了23万的点赞和近2万的评论。
网友们也被孩子的懂事和体贴所感动,也有不少网友感同身受,孩子的成长,往往就在那一瞬间,让人猝不及防。
分数固然很重要,但孩子身心健康,显然更重要。
父母心态越好
孩子发挥就越好
还记得江苏宿迁那个考7分的男孩吗?
爸爸没批评他,反而花1000多买了一整车烟花为他庆祝!
大家都哭笑不得:这位大哥,你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忒低了点?
爸爸解释说,孩子以前常考0分,这次考试比较认真,虽然只有7分,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值得鼓励。
孩子的点滴进步都看在眼里,并给予及时鼓励,那个被认可的孩子,才会越发努力上进——他下一次考试,已经考到了57分!
照这速度,97分还远吗?
对成绩如此宽容的家长,太难得了。
回想我们小时候,别说0分了,就算勉强考了60分,把试卷拿给家长时,心理也是忐忑的,不知道接下来要挨的是皮鞭,还是狂风暴雨般的训斥、咒骂。
没有人天生愿意当学渣,考差了,孩子比我们更难过。
与其用批评使他更痛苦,不如适时鼓励,或者帮他查漏补缺,争取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绘本《安的种子》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一次失误说明不了什么,哪怕两次、三次没做好,也没关系。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成绩之外的东西,比如自信、自律、坚强、毅力、心理素质等。
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家长的接纳和鼓励不无关系。
你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决定了孩子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也决定了孩子未来飞翔的高度。
父母越焦虑
孩子越脆弱
负罪感会让孩子不自觉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活得沉重压抑,不能安守本心。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比如《小欢喜》中的乔英子。她跟着单亲妈妈一起生活,承载着妈妈的全部期望。
妈妈因为离婚、事业不顺,每天晚上失眠、睡不好,靠喝安神汤助眠。
妈妈要求她第一名,考清华大学,对她各种高标准,严要求。
有一次,乔英子考了第二名,妈妈嘴里说着下次好好考就行了,可转身就借机教训:“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这次考这样,那下次呢?下下次呢?高考怎么办呀?”
严苛的结果是,原本活泼爱笑的乔英子患了抑郁症,痛苦得想跳海自杀。
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不快乐的父母,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人生不止有分数
育儿博主王人平曾说过:
“每个人的天赋和优势、智能不同,成长节律和秩序也有差异,相比做一件事最终完成的结果和成绩,做事的过程和态度更重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身上的闪光点,也一定不止“成绩”这一点。
有一个新加坡短片: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哥哥成绩优秀,开心地向父母汇报。
弟弟却只考了60分,羞愧地捏着考卷,低头不说话。
妈妈虽然不满弟弟只有60分,还是强压住了自己的怒火。
她突然想起,弟弟也是一个努力的孩子,也曾在无数个夜晚勤勉刷题,哪怕困得睁不开眼,还是拍打着自己的脸提神。
这么上进的孩子,就算他一时没考好,妈妈又怎么忍心再怪他?
她笑着给弟弟夹了一颗鹌鹑蛋,鼓励他:“Sam,你做得很棒!”
那个原本羞愧不安的孩子,终于有了一个笑脸。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研究发现:对过程的表扬,更有助于塑造孩子的韧性。
斯坦福大学对数百名学生调研后也发现:被夸努力的孩子,更勇于完成挑战。
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努力更值得被看见。
爱孩子,就应看到他更多的闪光点,挖掘他更多的可能性。
曾有位校长在家长会上的一段讲话刷爆朋友圈,连孟非都称“宽慰到我了”。
原话是这样的: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慢养。
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读书的资质,有的孩子没有。
没有资质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
好好审视一下我们孩子吧!
他也许学习不好,可他做饭好吃呀!
他也许考不进前十名,可会暖心帮我们捶背呀!
他也许考不上清华北大,但别的大学、别的技能也足以让他欢度余生呀!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分数框定一生。
正如蔡康永所说:
“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什么?
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每个孩子,都是天空中独一无二的一颗星星,有自己最闪光的一面。
放下对孩子的不合理期望,孩子才能真正成长。
愿每个父母都带着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挖掘他的兴趣天赋,让他拥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去开家长会的时候#
你也曾有过这样的
感动或者哭笑不得的时候吗
欢迎留言讨论~
THE END
很多家长说不能及时收到消息
因为公众号不再按时间推送
为了确保你能及时收到公众号消息
可以点击【赞】和【在看】
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