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悦、赵 晨、孙若钦、卢心晖······,你们都是好样的!

黄淮学院
2021-9-17 08:00:11 文/石雅雯 图/马超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防汛战疫有我,擦亮青春底色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看黄淮学子怎么说!
生物工程学院
高晟宇
2021年7月20日,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新乡等地受灾严重。我也在几天后收到新乡市志愿服务中心向全市发送的求助,立即前往新乡市东体育馆的救灾物资中转站装卸爱心人士所捐赠的物资。
在新乡市东体育馆,数千名志愿者汇聚于此,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救灾物资的装卸,共同铸成了抗击洪灾的坚实后盾。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进来,为抗击洪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仅一面之缘,但在开展工作时,彼此之间仅需一个眼神便可读懂对方,因为大家心中都只有一个目标:击溃名为洪水的猛兽!志愿者中,有很多其他省市前来支援的人:郑州、许昌、济南、还有不远千里前来的西藏友人……了解到这些,我的心中仿佛迸发了一股暖流。众多不曾谋面的人们为何汇聚于此?只为共同修复祖国母亲在洪灾中的伤口!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灾难也是成长的教材,让我们学会坚强与团结!
在三天的工作中,我和众多志愿者一起向灾区装车了百余吨的救灾物资。头顶烈日,手脚麻木……但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这次工作虽然被称为志愿服务,但我从内心深处更多地认为这其实是一场限时攻坚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物资装车送出,才会为一线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一刻,我彻底理解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三天虽短,但我们在新乡上空,铸成了名为“中国意志”的血肉长城!祖国在灾难中屹立不倒,我们也将在灾难中学习成长,变得更加强大!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河南挺住,新乡加油!
国际教育学院
祖超建
7月23日,新乡遭遇罕见强降雨。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新乡发出救援通告,急缺退伍军人前往参与救援。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在部队的时候就多次参加过抗洪、抗震等多种救援,有着一定的救援经验,于是联系了驻马店附近的十几名退伍军人,火速赶往灾区进行救援。
7月23日晚,我乘坐装满医疗物资的车辆,先赶到汛情最为严重的卫辉市。在联系到当地的志愿者后,顺利将车上价值5000余元的医疗物资送到位于卫辉市法院附近的安置点,并交于志愿者手里。随后又和另外几名退伍军人紧急赶往位于二十公里外的救援队集结地。由于市内水位已经达到70公分,车辆通行较为困难,我们步行8公里后赶到地方。当时已经晚上十点半了,虽然一天没有吃饭,当听到郑州的几名退伍军人说一会儿会有很多运送物资的车辆赶过来,需要我们引导和装卸,我又和几名战友,迅速地在新乡市内引导车辆和装卸物资。在参与抗洪抢险救灾的近一周内,我和我的战友们尽职尽责,时刻冲锋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我们迅速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不害怕,更不会退缩,因为我们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更是一名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一线、驻守在一线、奋战在一线,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这次参与救灾,我的感触很深。当坐车走进灾区以后,看到的是满目疮痍,在帮助当地村民装卸物资时,当地村民听到我是从外地赶过来的时候,嘘寒问暖,握着我的手说谢谢的时候,我感觉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身为黄淮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只是做了身为一名学生应尽的职责和担当。相比那些一直坚守在一线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老兵,相比参与救援不慎触电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何国勇同志,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且身为一名党员,就需要在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危险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我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面旗帜。我相信所有的退伍军人都只有一个信念,若有战,召必回!
智能制造学院
陈盈利
河南在经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后,又迎来新一轮挑战,新冠疫情再次爆发。在党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兄弟省份驰援河南。通过一个个事例我们看到了中国效率、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作为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我虽不能像勇士们一样冲锋在前,但我也有我必须完成的使命。在抗疫救灾过程中,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青年强则国强。灾难不仅是一次考验,更是一堂大课。面对“灾难”这部最厚重、鲜活的教材,我们要展现大学生修养,坚守大学生本分,迸发大学生能量。争做胸有大志、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青年,将自己主动融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的伟大复兴实践中去。
所有的经历,都是成长。让我们绽放青春光彩,与祖国携手同行。
动画学院
赵 晨
这是一段难忘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经历。在我看来,志愿者不仅仅是奉献者,还是受益者。连续几天的志愿者工作,不仅锻炼了我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而且还让我学习到了中国人的团结与遵守规则的决心,让我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
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很累,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分钟都在志愿服务中得到了成长。我相信这么一段志愿服务的经历将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我是一名志愿者,我骄傲,我自豪。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李 灿
8月1号,生我养我的这一片故土——商丘市遭受新冠病毒侵袭。在得知我的家乡夏邑县伊庄村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时,我认为我有义务和职责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并且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
在近一个月的疫情防控期间,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吃早饭,七点之前到达村室集合等待村支部分配任务,在下午六点结束一天的防控工作。回到家中奶奶问我:累不累?我回答:我年轻,不怕累。在商丘市进行五次全民核酸检测期间,我和我们志愿者服务队始中坚守在核酸检测一线为老年人和幼儿进行扫码登记信息。五次核酸检测期间,有烈日当头的日子,更有风雨交加的艰难。作为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我尽己所能展现“老有所依”。我在雨中把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用车子推到核酸检测窗口。烈日当头,汗水是荣誉;风雨交加,打湿的衣服是无悔的青春奉献。
我认为,作为一名黄淮学院的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在大灾大难面前不能退缩,应用行动展现入党动机,敢于把自己作为一道屏障将灾难与人民群众隔离开。我的家乡在遭受劫难,我已经能为家乡尽绵薄之力,不负国家对我十四年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国家安康,何谈个人安危。
建筑工程学院
卢心晖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让人感动难忘的一年,这一年跌跌撞撞走过了一半,凶猛的疫情还未完全停歇,瓢泼的大雨又向大地袭来,而后河南的疫情再次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身为建工人,我一直信奉着一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劳累是身上的,责任却是心头的。我坚信,无论是多艰苦的防汛防疫工作,通过自己和身边的志愿者们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以及在政府的关照下,我们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数学与统计学院
傅志鹏
7月20日,南京市禄口机场检出9例阳性病例,这座城市再次陷入紧张的疫情防控之中。疫情发生后,我毅然加入了南京市溧水区纪委监委党员志愿者先锋队,总共参与了四次南京市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
每次穿上红马甲,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督促我服从安排,坚守岗位,尽我所能为这次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出一份力量。经过这次的疫情防控经历,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体利益置于首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等制度优势,使得中国在一次又一次的大灾大难中都能化险为夷,伤亡最小,损失最小,这,就是中国力量。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志愿入党的大学生,我应当在大灾大难来临时,坚定地站在第一线,接受党的考验,接受人民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勇敢和坚强、责任和担当。
文化传媒学院
陈人榕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作为“00后”的大学生,我义无反顾地投身驻马店防疫一线。2021年暑假,河南遭遇洪灾和疫情突袭,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我,第一时间跟随公益组织奔赴重灾区郑州荥阳、新乡卫辉等汛情一线,为当地的灾民和救灾人员运输救援应急物资,返回驻马店后我又马不停蹄地投身防疫一线,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入户排查、宣传疫苗接种、市民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服务、街道防疫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中。
暴雨中的逆行,黑夜里坚守,我深刻体会到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今后我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医学院
祁雪峰
2021年的夏天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河南经受了暴风雨的侵袭之后又遇上了棘手的“德尔塔”病毒侵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挺身而出,为家乡做贡献。我是黄淮学院医学院护理2001Z学生祁雪峰,在学校,积极参与学院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在学校刚刚结束了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返乡不久,就遇到灾情和疫情,我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青年学生挺身而出,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和使命感。
一、舍身忘己,抗击灾情
7月19日以来,河南中北部遭遇特大暴雨,多地出现交通瘫痪、停水停电、人员被困情况,从中央到地方,从组织到个人,大家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灾情。我家住洛阳市汝阳县,19日,刚在学校结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返乡,面对肆虐的洪水,虽然连续两周的志愿活动让我疲惫不堪,但我咬牙坚持,主动要求成为当地抗击灾情志愿者,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
二、闻令而动,踔厉风发
防汛工作刚刚告一段落,接踵而至的是疫情的到来,面对着“德尔塔”病毒传染性高、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等危险,身处疫情中心的河南迅速反应,全民行动,抗击疫情。
在得知疫情肆虐后,我又马不停蹄地去报名参加大学生防疫志愿者。身为一名医学生,我主动申请去车站、路口等风险最高的地区执勤,同时,积极协助当地**,帮助他们完成返乡登记、核酸检测排查、疫苗信息汇总等工作。
音乐学院
孙若钦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了史无前例特大暴雨,城市断水断电断网,二七区作为全市重灾区更为严峻,陷入空前绝境。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二七区蜜蜂张街道蜜南社区志愿者队伍。
拿起铁锹与工作人员一起清淤泥、穿上防护服背起消毒喷雾进行全面消杀、挨家挨户将救援物资送到困难群众手中,让群众生活得到基础保障。
面对再次袭来的疫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再次穿上了防护服、拿起测温枪、举起小喇叭,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
在此次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我不怕苦不怕累,奋勇当先、冲入一线。我深深地体会到,青年强则国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社会奉献自己!愿中原无恙,在党的带领下,万众一心、战胜疫情!
能源工程学院
张超悦
在灾后重建和抗击疫情的双战场中,我做到了冲锋在前,不同的战场却有同样的体会。一声号召,整装待发!一车一车的物资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批又一批的人赶往一线。亲眼见到解放军抗沙袋义无反顾地冲向进决堤处,一位从山西不辞辛劳拉着物资来到河南只为亲自付出的老乡。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在同疫情战斗。
我们应在灾难中学习抗灾英雄们那不畏艰险、不求回报的无私精神;发扬全国人民在抗灾过程中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传承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志愿精神。让自己的青春绽放于祖国的发展中去,用自己的力量谱写祖国繁荣的乐章,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希望各位青年学子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黄淮学院
排版|任行宇 明颖博
供稿 | 各二级学院
责任编辑 | 王振杨 茹长城
审核|赵歌平
终审|朱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