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

文合教育

文合教育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政治方面一、政治制度

(一)奴隶社会时期

1.夏朝:前2070年夏朝建立。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内外服制度,神权色彩,国王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1)分封制:

<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

<2>对象:同姓亲族(晋卫鲁燕)、功臣(齐)、姻亲、先代贵族(宋);

<3>作用:范围不断扩大,疆域广大的国家;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2)宗法制:<1>目的:解决矛盾;<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礼乐制

(4)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二)春秋战国:奴隶制瓦解(宗法分封制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选官:军功爵。

(三)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前221年秦朝建立确立)

文合教育

文合教育

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作用:

积极:

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②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有利于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建设,促进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消极:①极易造成暴政,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破坏;

②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③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9.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逐渐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二、监察制度

1.秦汉确立:秦:御史大夫

汉:设置刺史

2.隋唐:门下省

3.宋代强化:

中央:出现谏院

地方:设置通判

4.明清顶峰

三、选官制度

1.西周:世卿世禄制

2.战国初期至汉初:军功爵(奖励军功)

3.西汉:(1)制度:察举制,征辟制

(2)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容易造成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5.隋唐:科举制

6.作用:①为下层文人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②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③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经济方面

一、农业和手工业

(一)古代农业经济

1.原始农业的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模式:小农经济:

(1)时间:春秋时期;

(2)条件: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评价:积极a.封建社会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自给自足,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消极:a.规模较小,难以扩大再生产 b.容易破产 C.封建社会后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农业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4.水利工程:春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

5.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3)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

(4)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6.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它的稳固与否之间关系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

(二)古代手工业

1.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

2.主要行业贡献

(1)冶金业:铜:二里头文化开始,商周进入青铜时代,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铁: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钢:春秋时期使用木炭冶铁,汉开始用煤,北宋普及;南宋用焦炭,明代普及

(2)纺织业:丝织业:上古缫丝养蚕,汉代远销欧洲、“丝国”,唐代出现缂丝技艺棉纺织:宋末元初,棉花传入内地;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松江成为棉纺中心,明后期棉花成为大众的主要衣料

(3)制瓷业: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彩瓷(青花瓷、釉里红),明--斗彩、五彩瓷,清--粉彩、珐琅彩

3.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二、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2.周朝:“工商食官”制度,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

3.春秋战国:私商出现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题

4.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开通大运河,经济繁荣

5.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6.元代:纸币广泛流通

7.明清:工业市镇广泛兴起;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白银广泛流通;农产品商品化;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二)城市发展过程

1.西周至唐代:对商业时间和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坊市制)

2.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坊市制被打破;打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分散街巷之中,形成街市;不再受官府监视;出现娱乐场所,瓦市

(三)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明中后期至清早期

2.特征:雇佣劳动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预支”

3.发展缓慢原因:

a政治:封建制度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

b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思想:文化专制,重儒轻商;

d商人或地主剥削所得钱财,多用来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思想文化、科技、文学方面

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演变历程:

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1)孔子 主张:

①政治:仁,礼,为政以德,在以德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②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③ 哲学: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苏格拉底的哲学:认识人自己。注重实际)

(2)孟子 主张:

①政治:仁政(仁义礼智)/民为贵,君为轻→民本思想

②性善论;养浩然之气(义利观:舍生取义,先义后利)

(3)荀子 主张:

①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天人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性恶论;主张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2.完善与独尊:汉武帝—董仲舒新儒学(适应统治者需要)君权神授;限制君权

(1)思想来源: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

(2)主要内容:春秋大一统;三纲五常;以德为主,以邢辅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学说

(3)影响:使儒学在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占主流地位。

3.改造与成熟: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1)背景:

①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2)②三教合一,调和之风盛行;

③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2)内容: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人性。

实质:儒家道德伦理规范

求理方法: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宋代):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发明本心以求理

②王阳明(明代):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性,就是理

(3)评价:积极:重视人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尊严

消极:强调“三纲五常”等用以维系封建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4.批判与继承: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潮

(1)李贽(明万历年):

a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学说的绝对权威;

b反对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c提出男女平等的观念;

d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①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理在气中”;物质是有规律的。

②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思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构;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③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众治”

三大思想家内容总结:

文合教育

文合教育

二、中国古代科技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12世纪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印刷术:唐代出现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3世纪传入朝鲜、欧洲

3.火药:唐代发明,唐末应用于军事。14世纪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大作用。

4.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13世纪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巨大作用

(二)天文学

1.战国《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2.东汉张衡发明用于天体观测的浑天仪,提出地圆说比西方早1000多年

3.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比西方早300多年

(三)数学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2.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的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3.南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四)农学

1.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2.元代王祯《农书》,重点放在农业生产工具改革。元代《农桑辑要》,官修农书

3.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充分汲取和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医学

1.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2.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被后世称为“医圣”

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三、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

(一)文学

1.先秦文学: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

楚辞: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灵活的句式,开创浪漫主义先河

影响:楚辞和诗经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风骚并举)

2.西汉文学:汉赋: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3.唐代文学:唐诗:盛唐:李白、浪漫主义中唐:杜甫、反映社会现实

中晚唐:白居易、通俗流畅,同情民间疾苦

4.宋代文学: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5.元代:元散曲

6.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三言”:凌濛初。“二拍”:冯梦龙 《红楼梦》曹雪芹 《聊斋志异》蒲松龄 《儒林外史》吴敬梓

(二)艺术

1.汉字:商代:甲骨文、金文

秦代:统一文字:小篆隶书出现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

2.书法:

秦小篆,汉隶书,魏晋时期行书,唐: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

宋:追求个性,有意无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中华第一草书:张旭《自叙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绘画:(1)魏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女史箴图》、《洛阳赋图》倡导“以形写神”

(2)唐代:雍容华贵: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3)宋元:文人山水画兴起: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元:王冕《墨竹图》

(4)明清:文人画继续繁荣,不拘成法。“八大山人”朱耷《松鹰图》,郑板桥《墨梅图》

(5)风俗画:反映市井生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4.戏剧:(1)起源:傩

(2)两宋之际:南戏

(3)元代:元杂剧:标志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4)明代:昆曲—百戏之祖

(5)清代:京剧——国粹(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博采众长,道光年形成京剧)

第一次高峰:清代同治、光绪年间

文合教育

本文素材来源于中考网。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合教育

文合教育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大全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艺考内容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艺考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2024/11/30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4/11/30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艺考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4/11/30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30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艺考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4/11/30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艺考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2024/11/29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2025艺考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2024/11/29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艺考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4/11/29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2025艺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2024/11/29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艺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4/11/29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2025艺考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2024/11/29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2025艺考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2024/11/29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