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赏电影】幻想,人类前进的力量

河北教育
2021-3-26 22:55:12 文/刘若熙
幻想,人类前进的力量
——电影和小说《2001:太空漫游》赏析
刘殿波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我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如果你读过他的《三体》,一定会发现此言非虚。有人甚至评价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史上不可超越的至高神作,“摸到了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确实 ,像《三体》《流浪地球》《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幻作品里或多或少地都能找到《2001:太空漫游》的影子。可以说,《2001:太空漫游》诞生50多年来几乎影响了后世所有科幻作品。
作为历史上公认的科幻电影NO.1,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一直是很多人心中必看的影片,但很多人却会被它晦涩难懂的剧情、缓慢的叙事节奏所吓倒,甚至有些人还没撑过影片开场没有一句对白的25分钟就昏昏欲睡,放弃了。据说,在1968年《2001:太空漫游》的电影首映式上,个别观众没看到一半就走出影院,边走还边抱怨说:“谁能告诉我这部片子在讲什么?”
《2001:太空漫游》电影一开场,伴随着音乐的是将近3分钟的黑暗画面,你甚至怀疑放映机的镜头是不是被人挡住了。随着音乐越来越强,在隆隆的鼓声中,黎明前昏暗的地球从下方慢慢升起,然后是半个明亮的月牙在地球的上方缓缓出现,最后是太阳上升到月球的正上方,发出耀眼的光芒。经过黎明前的黑暗之后,天空一片通红,大地一片苍茫。一群猿人和野猪在山丘的野兽枯骨旁觅食,他们互不打扰,似乎相安无事。然而,随着一声巨吼,一只花豹突然间从岩石后一跃而出,扑倒一个正在觅食的猿人,吓得其他猿人四散奔逃……
虽然电影在开始之后,就注明这一章叫《人类黎明》,但相信很多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人,还是会对出现的没有一句对白的猿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以为自己在看一集《动物世界》。确实,看这部电影不仅需要你脑洞大开,可能还需要你恶补一些人类进化史和天文学知识,才能真正欣赏其中的精髓。
电影《2001:太空漫游》共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人类黎明》中主要讲述了300万年前在广袤无垠的荒漠中觅食的一群猿人,有一天当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在栖身的岩洞外突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平地而起,他们围绕石板欢呼雀跃。忽然间,猿人好像受到了某种启发,突然学会了将兽骨当作工具和武器猎食动物。随着他们的首领“望月者”将一块骨头抛向空中,画面切换至数百万年后的未来,飞向空中的骨头变成了在太空遨游的巨型宇宙飞船,影片由此进入到第二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00年,天文学家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奉命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调查月球上突然发现的一块被埋藏了数百万年的黑色石板,这块石板与上一个故事中猿人发现的石板极其相似。当弗洛伊德等人身着宇航服在月球石板周围进行实地考察时,太阳升至石板上空,众人随即听到了刺耳的无线电信号声,一个个难受得抱住脑袋……影片随即进入到第三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在人类探测月球黑色石板18个月后的2001年,由飞行员大卫·鲍曼和弗朗西斯·普尔驾驶着“发现一号”太空船向木星进发,执行木星任务。飞船上除了两名驾驶员外,还有三名处于冬眠状态的科学家。整艘飞船由一台叫“哈尔”的具有人工智能的HAL-9000型电脑掌控着。然而就在飞行途中,“哈尔”突然向鲍曼报告飞船某个零件将在72小时内发生故障,可经过检测之后,鲍曼和普尔发现“哈尔”所说的故障零件一切正常,他们与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得出了“哈尔”作出错误预测的结论,于是两人商量准备“哈尔”电脑。然而 “哈尔”通过视频读懂了两人的唇语,“哈尔”认为关闭电脑就意味着死亡,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哈尔”先是用太空舱撞断了在太空舱外更换零件的普尔的氧气管,令其漂浮在太空中,然后等鲍曼出舱营救,随即关闭飞船的返回舱门,并切断冬眠系统致三位科学家丧生。万般无奈之下,鲍曼冒着生命危险通过紧急密封舱进入飞船,直奔“哈尔”的逻辑记忆中枢,彻底关闭了“哈尔”,一个人驾驶飞船飞抵木星。
抵达木星轨道的鲍曼乘太空舱驶离飞船,他发现了一块漂浮在空中的黑色石板,这块石板与前两块石板形状几乎一模一样。当鲍曼接近石板时,太空舱突然高速穿过一条五彩斑斓的隧道,在时间似乎凝固之后,鲍曼置身于一间风格古朴华丽的卧室,他发现自己迅速老去。在垂死之际,第四块石板又出现在床边,鲍曼变成了透明光团中的一个胎儿——星孩。影片最后,光团中的星孩凝视着眼前的地球,似乎在预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俨然是一部人类从远古到未来的纪录片其实也不为过。影片故事横跨几百万年,从远古时代的猿人到未来世界的星孩,仿佛回顾着人类的过去和展望人类的未来。影片中的所有情节好像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拍摄的宇宙空间画面也似乎是真实的影像记录。甚至你很难想象其中登月的镜头与影片上映一年后的1969年阿波罗11号人类第一次登月极其相似。
这部电影的配乐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全部配乐均采用经典的古典音乐,《蓝色多瑙河》《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这些绝世之作,给视觉影像带来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提升了整部影片的层次。
相比于电影,编剧阿瑟·克拉克所写的同名小说则容易明白得多,可以说是电影的一个很好注解。《2001:太空漫游》让我们明白,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真正伟大的科幻作品,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2001:太空漫游》中的很多预言都已被科学所证实,成为这部看似晦涩难懂的伟大电影的精彩注脚。正如美国电影评论家罗杰·伊伯特所说,只有少数电影能达到崇高的境界,并像音乐、祷文或壮丽的风景一样震撼我们的头脑、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令我们茫然若失。
是的,或许科幻正是激发人类前进的动力之源。
编辑| 周志勤
文字 | 《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