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诵读】第十期

张家口学院
2021-8-06 18:55:47 文/张涛 图/林一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伟大的梦想》
北京联合出版社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爱国底色,精神之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推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推动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要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富裕安康的生活。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中,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如果缺失了民族精神的引领,任凭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自由发展下去,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就会松动,团结统一的思想意志就会丧失。唯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有效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集中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爱国奋斗建功立业》
华文出版社
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的发展不是别人施舍和恩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要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让伟大奋斗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强音。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进的时代,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蕴含知行合一的品质,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这种实践导向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彰显共产党人改造世界的实践品格,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和新使命更加呼唤知行合一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弘扬伟大奋斗精神,要求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初心 使命》
人民日报出版社
微信编辑|陈倩颖
视频来源|党委宣传部
【张家口学院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微信号:zhangjkxy
投稿邮箱:2130472757@qq.com
联系我们: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