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2023年单招考试三类专业解读

单独招生信息
2023/2/22
高职单招
考试三类
涉及装备制造等相关专业
1
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智能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
二、培养目标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智能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智能机器人应用、智能机电设备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改、维修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课程设置
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电气与 PLC 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机与拖动、智能机电设备集成与装调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可在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厂等企业作为智能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电产品的组装、 调试;机电设备的操作、 维护;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生产一线服务人才;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2
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随着机器人的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展示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技术发达国家已经建成一批工业机器人制造厂。但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基本还处在产业化的初期阶段,市场相对比较小。其中,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与集成厂商需求机器人研发、 销售、安装调试、 技术支持等专业人才、操作编程等综合素质较强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智能机器人应用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主干课程
计算机绘图、液压与气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故障诊断、智能制造概论、并联机器人技术应用、移动机器人技术、 C程序开发技术、Python 程序开发技术等。
四、就业方向
面向工业机器人厂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机器人使用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的编程、安装、调试、维修、培训,工业机器人工装设计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推广工作。
3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工厂”,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加快,熟练工种岗位减少,技术型岗位增加,尤其是技术岗位的综合性、复杂化程度提高,对技术型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用人单位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大幅上升。因此,培养高素质机械类应用型实用性技能人才的任务非常紧迫,意义重大。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知识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且能从事机械产品和系统初步设计、制造加工、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及售后服务和营销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构造、CAD/CAM应用软件、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四、就业方向
可从事机械制造生产产品开发、机械与自动化企业的工程、生产及设备管理部门,以及在产品加工与检测、机械与自动化设备装调、工艺工装设计,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更新改造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4
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技术、能源技术以及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结果,不仅具有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的特点,还具有技术领域广、带动范围大、社会影响深的特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以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为主干,以新能源车用发动机、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车用附件关键部件为支撑,以高强度轻质车用材料、电池专用材料等为配套,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辅,相互配合、彼此促进的新兴产业。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从事新能源汽车需要的生成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与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技术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电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性能与使用、电动汽车检修、混合动力汽车机构与检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专业英语、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质检;也可以面向汽车销售服务行业,从事汽车整车或零配件销售等工作;在汽车运输业从事车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运输安全管理等工作;在汽车后市场行业相关汽车维修相关的汽车美容、改装及配件管理等工作。
5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院领导带领有关人员调研了我市和周边一些地区的大型国营企业。就衡水市而言,工业产业的主要板块是机械制造、化工厂品、金属材料加工等,在机械制造业中有知名企业猛牛电机、通用机械、中铁建集团、东风集团等为代表的90多家企业。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对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的高级技工、掌握数控技能的数控机床操作和维修人员、加工中心操作维修人员、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人员等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调试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机与拖动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后面向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操作、制造、安装和营销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6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现代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机械、电子、电力、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都广泛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另一方面各种大型装备和系统在运行中的测量、监视、调节与控制也无不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息息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决定装备质量、性能、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调试、维护、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分析、运行控制、信息处理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数学、电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工厂供配电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所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也可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电气控制设备等领域从事安装、调试和技术管理的工作。
7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持续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的热潮带动机器人产业园的新建。到目前为止,上海、徐州、常州、昆山、哈尔滨、天津、重庆、唐山和青岛等地均已经着手开建机器人产业园区。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
三、主要课程
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基础、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安装与维护、自动控制原理、电气CAD、工业机器人应用、机器人故障诊断、电气控制与PLC应用、EDA技术、工业机器人营销、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四、就业方向
面向工业机器人厂商、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机器人使用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生产,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的编程、安装、调试、维修、培训,工业机器人工装设计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推广工作。
报考咨询
咨询电话:0311-83820999、83816988
0311-82518528、89219299
咨询QQ/VX:1125212595(同微信)
1849519288(同微信)
2627202451
2697328300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