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简介

贵州理工学院
2020-8-11 14:53:38 文/潘娜 图/唐诗涵
矿业工程学院简介
矿业工程学院现设有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获批招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总数29人,博士17人,硕士12人,“双师”型教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8.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为100%;教师年龄结构合理,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2015年,安全工程专业获批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安全工程专业获批贵州省一流专业、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获批贵州省一流课程、采矿工程实践教学平台获批贵州省一流教学平台(培育);2019年,采矿工程专业、采矿工程教学团队分别获批学校一流专业与一流教学团队。2018年,以学院教师为项目成员完成的教学成果“实验项目驱动混合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获贵州省第九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注重教师学术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平台的搭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分别搭建了“矿井灾害防治研究所”、“页岩气、煤层气开采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所”、“三维仿真远程监控服务平台”等校院级科研平台和“采矿工程实践教学省级一流平台(培育)”教学平台,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相对健全的平台结构体系,为教师培养和人才的引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始终把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来抓,把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共承担教学类项目29项,其中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项、省级双一流本科建设项目3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21篇,且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注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强化科研能力的提高。我院教师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立项19项,厅局级项目立项9项,立项总经费872.9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9篇,中文核心期刊54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89项,软件著作权26项;出版专著7部;出版专业特色突出的教材2部。
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便于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一系列实习实践平台,目前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3家。
采矿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固体(煤、金属、非煤)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良好职业道德与协作精神;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开采技术、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管理等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电工学、岩体力学、工程力学、测量学、采矿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地质学、矿业系统工程、矿山机械与设备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炭、非煤矿山行业。可在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能源局、经贸局和工能局等政府部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监察、生产管理工作及矿业工程规划、设计、评价、研究等工作;亦可在矿业工程领域继续深造。学制学位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安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安全工程所需要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安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对安全工程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训练,具备安全评价、安全监测、安全规程制定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可在各行业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从事评价、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等工作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安全系统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监测监控、安全人机工程、工业通风与除尘、机械安全工程、电气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安全法规、事故调查与处理等课程。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矿山、能源、建筑、消防、机电等行业。可在国家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监察、监测与监控工作及安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评价、研究等工作;亦可在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考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制学位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排 版:杨 琴
图 文:矿业学院
校 对:姚 楠
审 核:李 朋
制 作:校党委宣传部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