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了,铭记!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21-9-05 16:34:13 文/张涛 图/蔡海阳
今天是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
告诉孩子
这些事情不能忘、不敢忘
76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
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6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
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
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
抗战胜利,民众在街头欢庆。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正义战胜了邪恶
光明战胜了黑暗
进步战胜了反动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
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
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
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回首抗战血泪史
苦难的中国人民
在惨绝人寰的摧残中饱受煎熬
在罄竹难书的兽行中倍受磨难
但是,中华儿女从不屈服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后
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
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
爱国将士
浴血奋战、慷慨赴死
各界民众
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无数志士离家弃子、不顾生死
为保卫山河抛头颅、洒热血
打赢了一场场气冲霄汉的战役
一名抗日战士出征前,父亲赠送他的“死字旗”。
黄浦江边,硝烟四起
吴淞口上,血色弥漫
数十万战士前仆后继
用他们的铮铮铁骨保卫家园
在平型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重挫其嚣张气焰
在河北平原
**们埋地雷、钻地道
打得鬼子进不了村
在台儿庄
一位位敢死队员浴血奋战
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继续砍杀
动不了的,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新四军在英勇阻击日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
历史的伤痛,我们不能忘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悍然入侵我国东北
1932年9月16日,日军在辽宁抚顺平顶山村集体屠杀村民3000余人。图为平顶山惨案死难同胞的部分遗骨。(图片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官网)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的一声枪响
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这是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卢沟桥。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七七事变”后
日本侵略者手擒屠刀
开始了全面侵华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经历了最危险的时刻
图为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杀后,掷入城郊池塘。新华社发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后
在长达40多天的日子里
30多万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
惨遭杀害
日军设立的慰安所。(图片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官网)
20世纪40年代初
侵华日军又对华北抗日根据地
反复进行疯狂的“大扫荡”
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制造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惨案
......
1941年1月25日,日军血洗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杀死中国平民1230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被日本侵略军杀害的潘家峪老百姓的尸体。新华社发
不屈的抗争,我们不能忘
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到处都有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场景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英雄们的鲜血和生命
最终换来了抗战的胜利
1945年,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军队缴械投降。新华社发
战争的教训,我们不能忘
战争是一面镜子
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
战争的阴霾
让人更加懂得和平阳光多么灿烂
挨打的屈辱
让人更加明白自立自强何等重要
图为新四军在英勇阻击日寇。新华社发
当日本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
宣布无条件投降时
当日本与盟国在停泊于东京湾的
“密苏里”号军舰上签订投降书
正式宣告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失败时
四万万中国人民沸腾了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这一刻
正义战胜了邪恶
光明战胜了黑暗
这一刻
十余年烽火遍地
山河破碎的中国
尽情庆祝自己的新生
△延安军民通宵庆祝
在延安
人们举行庆祝大会
扭着秧歌、打着腰鼓
火炬映红了波光粼粼的延河水
和巍巍的宝塔山
△抗战胜利后,延安各界民众召开庆祝胜利大会。
在上海
人们满含热泪,又笑又唱又跳
以燃放爆竹的方式欢庆胜利
蓄须明志、罢唱多年
坚决不给日本人演戏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剃掉胡须
宣布重新登台演出
在重庆
人们涌上街头、舞起巨龙
唱歌声、鞭炮声,不绝于耳
△重庆街头人们的喜悦
在昆明
街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人们高喊“胜利”“和平”
回首14年的殊死搏斗、不屈抗争
铭记1945年那场伟大胜利
如今,76年过去了
硝烟已散,山河重振
那一段历史连同胜利的那一天
如胎记长在每个中国人身上
提醒不幸也在提醒幸福
铭记历史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今天,我们致敬先辈
致敬那场不屈不挠的抗争
更提醒你我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小 编 | 张胜高
校 对 |陈羽慧
责 编 | 顾雪梅 谭青青
副主编 | 张 恒
主 编 | 夏 鲲
来 源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教育报、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