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临摹?会破坏孩子想象力吗?

桂林达达画室
2020-9-16 04:08:04 文/朱俊杰 图/曹思琪
为什么要临摹?会破坏孩子想象力吗?
常常有家长问我临摹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的答案是:孩子的想象力一直在那里,只是年龄层的变化带来的不一样,我们大人也有着自己的想象力,常常天马行空,但是很多人没有能力把心里想的描绘下来。
一个人想写文章、写小说、写故事,是从学写字开始,学会词语、造句、最后才能成文。阅读名著、名作会影响自己创作文学作品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的。临摹优秀的绘画作品,也是一种学“写字”,学“造句”,最后用这些“字”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画板上。
选择性临摹
我们崇倡国外的自由绘画,国外的绘画非常的大胆有创意,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们的想象力天生比我们的好吗?其实不是,国外的小朋友他们有条件在博物馆里看名画、临摹名画、在博物馆上美术课,随时随地接受最新的艺术,他们的绘画也许就是来自这些大师的艺术作品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一样需要接受素描、绘画的系统学习,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动画的画手们基本功非常扎实,并不是传说中的给孩子自由画就能达到的高度。
就像读书一样,我们选择好书。临摹时我们也要选择好画,去临摹那些优秀的绘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都是我们临摹的很好选择。
反对机械式临摹
一个人读书如果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就算他读再多的书,恐怕也不得其味。临摹也是这样,只是一昧的复制临摹,临摹得再像,那也是得其表面,临摹十张百张也很难得到进步。
我们常说读书要“品”,临摹一张画的过程也是“品”,如同去“品”优美的文字般去临摹一张画,感受画上肌理、颜色、形状,去思考画中的思维和空间,读懂画,看懂画中的世界,与画家产生灵感的碰撞,从而从画上学到绘画技巧,提升自己。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临摹
我们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临摹,去体会画与生活、自然的联系,不拘泥于对与错、像与不像,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临摹的对象。
毕加索和达利两位大师,临摹委拉斯贵兹名作《宫娥》,如果不说未必看得出来是临摹。
临摹和创作相辅相成,希望孩子们能从临摹中探得其奥妙,大胆地探索和尝试,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式。
孩子为什么要学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