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招,让孩子对“磨蹭”说byebye

深圳新东方优能1对1
2021-1-31 16:25:54 文/沈浩然 图/黄浩然
好的时间观念,是伴随孩子一生的益友
但是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忽略
时间观念的培养,
直到孩子渐渐长大,才发现:
为什么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家的孩子早早就做完了,而我的孩子却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动手?
为啥孩子吃个饭,一个晚上就过去了?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家长没有重视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培养
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不仅能帮助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提高效率,
也是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
泡泡老师在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
吴伯箫先生的《早》
记录了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之后,
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
时刻提醒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
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他蜚声世界文坛
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
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人生短短数十载,
为何鲁迅先生可以取得如此成就?
我们从他年少时就注重时间管理的故事中
可以窥之一二:
会时间管理,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
不会时间管理,一定不会成为优秀的人
时间观念的培养,一定要从小抓起,
告别磨蹭,建立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呢?
第一,建立正确的时序
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
小时候妈妈叫我们起床,
总说“迟到半个小时了!赶紧起床!”
你一个鲤鱼打挺慌忙起床,才发现:
“还有半小时闹钟才响呢!急啥!”
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这是“妈妈们的忽悠”,
结果就是
妈妈叫我们起床,一次比一次难!
其实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合适,
它不会让孩子变得守时,
相反,它会进一步推动拖延症的爆发
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正确的时序,
让孩子永远生活在准确的时序里.
即使孩子迟到了,被学校处罚,
也是“学会时间管理”的一部分
适当的惩罚可以让孩子体会到
“不守时”的代价,
由此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第二,学会做规划
孩子上小学之后,作业量只增不减,
还有补习班兴趣班要参加
时间根本不够用!
恨不得一天有25小时一星期有8天!
家长的重要责任之一,
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进而学会制定计划、利用时间。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列清单,区分想做和必做的事情
并按紧急程度、重要程度排序
带领孩子做规划,并督促孩子按照规划推进,
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的意识
为此,泡泡老师特意准备了
针对小学孩子学习周期的
【2021年学生台历】
限量500本哦!
你为什么需要它?
让时间规划更有仪式感
孩子在每天的规划中,
不仅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
还可以阅读课外知识,挑战益智游戏
每天进步一点点,用量变带动质变
【家长必备育儿经】
【备考建议早知道】
【课外知识多了解】
【益智习题随时练】
活动参与方式
500本【2021年学生台历】
9.9元包邮到家
扫码回复【知识台历】
即可参与领取
用这本知识台历
培养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
将时间观念的培养融入孩子每一天的生活
爸爸妈妈们快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