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拒绝生产 回归本质

广州广大美术教育
2021-9-04 11:02:34 文/叶浩宇 图/池雨婷
师承广大美术教育of 2021
静物素描作为美术术科的一项入门科目,对于美术艺考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广东省静物素描在全国静物素描中可谓名列前茅,画的又快又好的老师学生不在少数。
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因为日复一日的应试式学习,变成了一个只会重复简单操作的机器,丧失了原本对美术的乐趣,也丢失了画面的本质。更有甚者,在重复的“磨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留下的只有焦虑与艺考的失败。
01
#为何会如此?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只为考好找捷径;
另一方面,满天飞扬的商业化艺考书籍,貌似告示着,这就是成功的捷径。
艺考老师为了教学的便利,盲目遵从书籍的“美感”,模式化的生产者和簇拥者,更加剧了这样的局面。
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方式,实际上舍本逐末,只找捷径,丢失了本质。
对于美术艺考生而言,顺利通过艺考固然是达成心中理想前要完成的一个初级目标,而小编从业美术教育十五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艺考美术培训行业变得越来越“商业化”,我们的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功利”。他们的目标不再是对艺术和“美”的探索,有时候,学生更倾向于把艺考当做一种手段,希望通过美术高考人生的捷径——考上大学。
而导致学生产生并形成这种想法的,必然与越来越“商业化”的艺考美术培训风气脱不了干系。
师承广大美术教育of 2021
02
该怎么做?
小编认为,“美术老师”更应该是以美育人的工作者。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在自我艺术表达与“应试”教学之间取得平衡,这是小编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事情。
而指引学生回归画面的本质,更是重中之重。首要任务便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只有让学生学会去看、学会理解画面,才能真正学会如何画。同时不要一味追求画的技法、步骤等快速应试的习惯。能够理解到最终好的画面以及需求的要素,就是画面的本质。
以下是学生到画室学习一周的素描作品,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并不突出,但他们敢于通过画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03
学生一周集训作品展示
或许这些作品略显稚嫩、笨拙,谈不上完美与高度,旨在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和交流。
以上也许就是小编作为一名从业美术教育工作十五年来的自我探索与勉励,更是对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