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融合 | 历史学系(珠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历史学科人才

编者按

近年来,学校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五个融合”为特征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德育与智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融合,系统梳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竞争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特开设此专栏,旨在更好地展现学校各单位近年来推动“五个融合”的特色举措,以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在“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历史学系(珠海)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历史学科人才,全面推动“五个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德育与智育融合

大学阶段是青年形成和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等教育“以育为本、立德为先”的理念,符合青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到质量标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和文化育人中。

学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学系“课程思政”体系和团队建设,共申报课程思政项目5门,完善建立起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制共同培养模式,成立历史学系(珠海)“四史”教研室,充分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逐步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学系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系主任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形势与政策课、党员上党课、红色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与专业融合

学科是特定的知识体系,专业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科建设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则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依托,更是检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学科与专业都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具有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学系凝聚集体智慧,认真制定学系“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历史学系(广州)合力支撑世界史学科和中国史学科,配合完成学科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填报工作。结合学科建设中国史进入前三(A),世界史接近前十(B)的目标,通过理论创新和学科融合,大力探索新的学术增长点,重点发展欧洲古典文明史、古代近东史、拜占庭史、欧美地区国别史等研究方向,并以艺术史、科技史、海洋史等方向为新的增长点。通过举办云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等方式,学系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吸引多名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青年学者加盟。经过5年发展,目前学系共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助理教授3人,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21人,涵盖世界史、中国史各个重要方向。

科研与教学融合

科教融合、科研育人是一流大学办学治校的重要理念之一。只有推动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优势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才能实现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系继续贯彻“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经过5年的实践,突出历史语言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增加世界史课程比重,本科教学方案日臻完善,召开“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形成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聘请来自全国著名学府的知名学者担任高年资教师,保障本科教学质量;为提升教师授课能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成功举办两场教师学术沙龙和“校庆教师学术报告会”。

学系牢牢坚持“三个面向”理念,将学科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科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继去年获10项国家级项目立项后,今年学系成功获得国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社科一般、青年项目5项。自建系以来,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共获得国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社科一般、青年、后期项目共18项。此外,本年度全系教师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一类刊物3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作为一个新建院系,取得这样的成绩有目共睹,它既彰显出学系教师在科研方面的强大实力,也意味着在全系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系各项工作内涵式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融合

为拓展学生学科专业知识面,学系打通部分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如中国历史文选、物质文化研究、东南亚史等课程),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相互融合与贯通培养,使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相互衔接,让更多的青年进入足够的培养周期,更多地进入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融合

自2016年建系以来,学系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第二课堂“学业辅导+实践科研育人”与第一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在逐步增强本科生升学深造意愿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专业思维养成、学术能力逐渐提高、综合素质出众的转变,为本科生升学深造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出色的科研能力和优秀的道德品行。

自建系以来,学系充分调动校内与校外资源,构建覆盖一至四年级全体本科生的第二课堂学业发展支撑体系,精确对点施策,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强化学术科研优势、学科专业优势。

该体系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核心,主要由学业辅导、实践育人、科研育人这三大板块构成。

学业辅导——强基固本,引领史学入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学系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推出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学业辅导项目,精心安排专业背景、性格与新生契合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业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年轻导师们,通过读书交流会、问题讨论会、观影会等活动,给予学生精心的引导和帮助。此外,“寻访家乡的历史”PPT大赛也是学业辅导项目的重要品牌活动。通过学业导师的助学和引领,新生能够快速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培养严谨的学术思维,为日后专业学习和升学深造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此外,学系还积极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组织优势与学长团的传帮带作用,先后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指导工作坊等系列活动,引导、培养学生求学深造意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党员学长团”,为学生的学业成长提供朋辈助力。针对学生在升学深造方面的困惑,邀请研究生、高年级学生举办考研、保研经验分享交流会。

中山大学

▲2019级学业辅导项目结业暨2020级项目启动仪式

实践育人——激发学术兴趣,培育学术思维

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升学深造的实际需要,学系精心打造了课堂教学、学业辅导和社会实践多元一体的实践育人平台;配合第一课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等课程教学,在第二课堂设立“走进博物馆”与田野初探系列等实践考察活动。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汕尾红色革命历史考察

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珠海)中西古典文明节开幕式

科研育人——培养学术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竞争力

推动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竞争力是学系推动学生深造的重要途径。通过第二课堂“学风建设与学术能力培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着重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培养拔尖人才。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

▲五个融合 | 旅游学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融合创新型”人才

中山大学

▲五个融合 | 智能工程学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

中山大学

▲五个融合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人才

--- iSYSU ---

来源:中大教务部、历史学系(珠海)

责任编辑:邱淇

初审:何方

审核:黄艳

审定发布:漆小萍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isysu@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学

五个融合 | 历史学系(珠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历史学科人才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艺考内容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艺考2025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学专业不组织校考2024/11/30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4/11/30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
2025艺考2025年新疆艺考录取规则2024/11/30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广西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30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
2025艺考2025年山东艺术学院9个本科专业按普通类招生2024/11/30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河北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
2025艺考202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取消所有专业校考2024/11/29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
2025艺考辽宁科技大学2025年承认各省美术统考成绩2024/11/29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
2025艺考2025年安徽书法统考人数大幅上涨20%2024/11/29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西藏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辽宁省艺术类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贵州省艺术类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
2025艺考山东艺术学院2025年取消所有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校考2024/11/29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
2025艺考2025年鲁迅美术学院12个美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2024/11/29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沈阳音乐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
2025艺考2025年广东省艺术类平行志愿综合分计算公式2024/11/29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2025艺考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2024/11/29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
2025艺考天津美术学院2025年取消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校考2024/11/29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
2025艺考2025年南京艺术学院校考专业名单2024/11/29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