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高考压力来源

福建高考最新信息
2010/5/21
专家访谈 高考压力来源
记者(以下简称“记”):高考临近,这个时候考生们主要会面临哪些方面的压力?
崔教授(以下简称“崔”):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主观压力和客观压力。
记:什么是主观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崔:主观压力主要包括,一个是来自自身的暗示压力,比如对自己的要求高了,在复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一个是和同学进行成绩比较产生的压力,很多学生过于关注考试成绩,以成绩来定位自己,因此每一次考试后,都希望自己能考好,但又害怕面对,害怕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在交流中产生一种压抑心理;第三,成绩本身的压力,过分关注成绩分数排名状况;第四,就是作息时间造成的压力,这样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学习效率不高,继而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复习。这样反复疲劳,神经和身体都处于高压状态,考生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记:那么客观压力呢?
崔:客观压力一方面是来自父母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比如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的“嘘寒问暖”,给孩子定学习目标给他一些期望,或者说些有关“要好好学习”的话。
另一方面,是来自老师的压力。现在很多学校都追求升学率的百分比,因此,许多老师出于对学生负责、关心等愿望,有时会对一些学生说“你还不够用功,你的潜能还没发挥出来,你会做得更好”等鼓励话语。但其实这些话在无形中就是在给学生加压,使学生为挖掘潜能而身心疲惫。然而,在高考最后阶段,考生需认识到,一个班级总要有人第一有人倒一的,这是分数排队,现在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现在,社会过分关注高考,“以高考论英雄”“考上了就是成功考不上就是失败”的社会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带来了压力。
记:在这两方面的压力下,会对考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崔:在这两大方面的压力下,考生们很多时候都选择不辜负父母、老师等关心自己的人,而更加努力用功于学习冲刺中。经常挑灯夜读攻克试卷练习、背诵书本,强打疲劳战。这就会使考生为了“渴望而又达不到”的成绩更加焦虑,“为考试而焦虑,为焦虑而焦虑,重复的焦虑”,“求不得又罢不能”慢慢自我压抑,心理暗示自己要挺住,其实这种无意识的压力有时会压力躯体化,最后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