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普及艺术教育 2019年各高校把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2022高考
2019/4/13
全面普及艺术教育 2019年各高校把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最新要求,这五育中,最容易缺失的一种,就是美育。我们都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丰富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而现在很多家长和学校在美育教育这方面存在一定缺失,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只注意智育教育,而往往忽视了美育的培养。
近日,教育部最新通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大学美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大学要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加快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等重点领域发展。在这次教育部印发的《意见》中,特别提出了一点新的要求: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可见,大学美育教育已经上升到学分教育,与其它专业课,公共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提出了总体目标
《意见》中,对大学美育教育提出了总体目标,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到2022年,大学的美育教育不管是教学改革成效、师资队伍建设还是配套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要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步目标就是,到2035年,要在大学里,形成一套高质量、多样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
二、明确了重点任务
(一)强化普及艺术教育
大学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和方案时,要进一步强化向全体大学普及艺术教育意识,要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初中教学纳入计划,同时要跟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一样,实行学分制管理。
在此,教育部在这次《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点最新要求,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那就是: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也就是说,如果艺术类课程学分没修满,不能毕业,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所有大学生务必高度重视。
(二)提升专业艺术教育
既然已经将艺术教育实行了学分制管理,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必须要提升艺术教育的水平,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配备上,都必须高水平建设,特别是在教育部最近刚提出的“双万计划”的重大机遇面前,各高校要抢抓机遇,同步建设好艺术类学科,努力争取国家一流艺术学科。
(三)改进艺术师范教育
艺术教育需要传承,在高校艺术师范教育上要下苦功夫,特别是在已经拥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等学科的大学,要全力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艺术师范教育专业,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艺术素质的师范生,给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打造一批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大学美育教育的主要举措
教育部已经将美育教育上升到学分高度,已经将美育教育与大学生毕业挂钩,那么,作为责任主体,高校在美育工作上,义不容辞,必须拿出具有实效的工作举措。
(一)建强美育教师队伍
我国任何一种教育,想要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美育教育同样也不例外。每所高校要在美育教育方向,配备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要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汇聚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
(二)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五育教育,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强化美育教育需要将五育教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同时,各高校之前可以建立共享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搭建美育教育互联互通平台,推动美育教育全面协调、共同发展。
(三)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在推进美育教育的同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化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广大的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并吸引中华文化精髓,有条件的大学,可以组织校园歌曲、舞台剧、舞蹈、影视、校园景观设计等作品的展示与推广,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
(四)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个人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将美育教育的成果运用在服务社会上,充分挖掘高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推动高校艺术场馆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政策实施范围,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将博物馆、美术馆向社会有序开放。
人类的发展,必须是离不开艺术教育,如今教育已经明确,大学教育里,所有大学生必须要修满艺术课程学分,否则不能毕业,这对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希望,在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