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州交通大学初步确定招生时间,大湾区大学也有最新消息

中学学习交流平台
2021-10-21 16:32:46 文/邵菲 图/蔡海阳
来源:高考直通车综合
广州交通大学(筹)、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传来好消息!
广州交通大学(筹)
广州航海学院 广州交通大学(筹)2021年第一批人才招聘公告发布,招聘70名专任教师,涉及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电器工程等。
(上下滑动查看)
后来,我来到了北方,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定居。我最初来到北京时,北京到处都在盖高楼,到处都在修路,北京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建筑工人的喊叫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绝。
我年幼时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这句子让我激动,因为我不知道在秋天的时候,漫步在北京街头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当我最初来到北京时,恰好也是秋天,我漫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宽阔的街道,高层的楼房,川流不息的人群车辆,我心想:这就是漫步在北京的街头。
应该说我喜欢北京,就是作为工地的北京也让我喜欢,嗜杂使北京显得生机勃勃。这是因为北京的喀杂并不影响我内心的安静。当夜晚来临,或者是在白昼,我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想着我自己的事时,身边无数的人在走过去和走过来,可是他们与我素不相识。我安静地想着自己的事,虽然我走在人群中,却没有人会来打扰我。我觉得自己是走在别人的城市里。
随着教师招聘工作的启动,广州交通大学(筹)离“开学”更近了一步。目前,广州交通大学(筹)新增建设校区已基本完成征地,初步预计2022年启动招生工作。广州交通大学(筹)开设专业及课程已确定。
广州交通大学(筹)坐落于黄埔区红山街道双沙社区范围内。项目总建筑面积56万㎡,包括广州交通大学(筹)拟建总建筑面积46万㎡,以及配套附属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拟建总建筑面积9.7万㎡。
01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龙头
广州交通大学(筹)面向前沿学科,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龙头,围绕交通工程、交通装备、交通管理方向,以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行业急需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优先发展轨道交通、海上交通、公路交通相关专业,逐步拓展航空交通服务相关专业。
02
搭建19个科研平台
同时搭建粤港澳大湾区虚拟交通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工程中心、海洋严酷环境材料蚀损过程控制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等19个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平台与学科联动发展,全面提升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构建完善的“海、陆、空、轨”现代综合交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揽才:重点延揽三类人才
根据开设专业及科研平台,广州交通大学(筹)面向海内外伸出“橄榄枝”,招聘100名左右的教授,给予人才优渥待遇。
广州交通大学(筹)正大力延揽相关领域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三类人才。
“学科领军人才”遴选范围:国内院士,或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或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或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外公认的拔尖人才等具有与此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
“学科带头人”遴选范围为: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学术造诣较高,有较突出的学术成果或教学科研业绩,近5年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或有重大技术发明推广成果;能担任学校重点发展学科和实验平台带头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或教学成果奖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优先选聘博导人才。
“学术骨干”要求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学术造诣较高,有较突出的学术成果或教学科研业绩,近5年有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能支撑创建一流学科,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冲击申报省部(级)科研奖励等;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具有教授职称,优先选聘博、硕导人才。
招聘公告明确,将对三类人才给予优渥的薪资待遇。其中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二类人才薪酬待遇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学术骨干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和广州交通大学(筹)薪酬标准进行配套,并对每个科研团队给予最多3500万元实验室配套建设经费。
此外,学校将协助新引进人才本人和家属入户广州,积极协调相关资源,协助其科研成果转化和子女入学。
目标:打造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广州交通大学(筹)于2019年初进入筹建阶段,2020年7月《广州交通大学筹建工作方案》,经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12月8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将建设广州交通大学作为重点任务列入。
未来,广州交通大学拟规划打造成为一所具有影响力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广州经济的腾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10月19日,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广东分会场启动仪式在东莞松山湖举行。当天《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亮相。标志着广东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施工图”和“路线图”。
总体规划提到,加快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建设进程。
松山湖科学城位于东莞、深圳两大城市交界处,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最密集、自然资源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集中度突出的科学城之一,松山湖科学城于2020年7月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成为承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
此次发布的总体规划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同时,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三大领域,承担战略性标志性基础研究任务,全面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
据悉,松山湖科学城将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核心,统筹布局国际一流的前沿基础研究平台、大学和科研机构,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包括加快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高标准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重点科研平台,加快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建设进程等。
根据总体规划,到2022年,松山湖科学城将全面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开工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和标志性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到2025年,科技实力、营商环境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领先、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实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据了解,大湾区大学,是一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教育合作背景下,广东省2019年规划筹建的综合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大湾区大学将设置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350亩。其中东莞松山湖校区250亩和东莞滨海湾校区2100亩。力争2023年完成松山湖校区教学区的建设,并实现招生办学。
编辑:消失的喵子
校对:even
声明:本文内容由高考直通车团队(微信公众号:gkztcwx)综合整理,信息来源:广州黄埔发布、科技日报,转载请注明本声明。高考直通车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QQ:860171052)。
点赞!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