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选考比例物理降、历史升!新高考八省联考,预计3月模拟报志愿!

福州品尚教育
2021-1-31 16:58:47 文/张梓涵 图/冯诗蕊
再过3天,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就将举行!
八省市“3+1+2”新高考改革
将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近日,江苏、重庆、湖北、湖南、广东、福建、辽宁、河北等省市同时发布了2021年“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标志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适应新高考,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安排,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八个省市将组织开展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时间安排在:2021年1月23-25日,这也是新高考在考试、录取等方面进行首轮“预演”。
据悉,这次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涉及人数约330万,占全国高考总人数的1/3。其中,福建省参加首届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的人数逾20万,基本与去年持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物理、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政治由各省自命题。
所以,一周后的八省市联考,我们会看到各省最顶尖中学的学子同台竞技,可谓强手如林,规模空前。
广东省深圳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实验中学、广州二中……
福建省福州一中、福建师大附中、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
江苏省天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
河北省衡水中学、石家庄第二中学、河北省承德中学、河北省衡水二中……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东北育才中学,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大连育明高级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黄冈中学,武汉二中……
湖南省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市一中……
重庆市巴蜀中学、重庆南开中学、重庆市第八中学……
1月14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方苑做《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解读》,透露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的招录时间安排、命题方式、备考建议等信息,对福建考生也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和启示↓↓↓
图:江苏新高考适应考时间流程
根据江苏考试院公布信息,新高考适应性考试3月初出成绩,3月中旬公布招生计划并进行模拟志愿填报。小编了解到,新高考适应性结束后,福建省将集中改卷,阅卷流程完全参照高考流程制定。虽然目前福建省暂未公布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招录时间表,但是预测各省时间应该会比较接近。
另据厦门招考发布的消息,厦门市招考中心介绍说,此次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不仅考试、命题全仿真,而且考后改卷、志愿填报和高校录取也要全仿真,即老师要在1月底到2月初集中到福州改卷,成绩公布后,学生要填报志愿,高校还要录取。当然,这个录取是“假”的,与最终的高考结果没有关系。
1
八省选科数据统计与分析
据小编了解的信息,各省最新选科数据汇总如下(仅供参考,具体数据请以省考试院最新发布为准)↓↓↓
小编解读:1、从首选科目来看,福建省2021届新高考学生中首选物理的比例为59%,首选历史的比例为41%。对比一下2020年福建省夏季高考总人数20.26万,其中理科13.16万人,占比65%;文科7.1万,占比35%。相比旧高考的“3+文/理综合”模式,新高考选考物理的比例有所下降,而选考历史的比例有所上升。
2、从再选科目来看,福建省2021届新高考学生选考占比超过50%的学科有两门,生物和地理。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人数最多,占比约为64%;选择地理的学生人数占比约为57%。此外,理科中的化学是最受伤的学科,选考比例约为42%;而选考政治的人数是再选科目中最少的,占比约为37%。
这也是很令人意外的数据,毕竟生物和地理是学习难度相对小的学科。由此可见,学生在首选和再选科目时,都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
新高考八省科目组合情况分析↓↓↓
从八省市选考数据来看,平均占比最高的选科组合是“物理+生物+地理”,约为16.26%;排名第二的是大理组合,“物理+化学+生物”,平均占比为16.25%,看来传统的大理学科影响仍然很强大。排名第三的是大文科组合,“政治+历史+地理”,约占12.76%。
众所周知,选择物理学科最好填报志愿,就读的专业和大学也很多。如果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回避强手同台竞技,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这是基础教育的大忌。因此,在正确指导学生选科选考时,还是要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生涯规划,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
2
联考对考生的重要意义
熟悉新高考模式
这也是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这次联考模拟考试,使考生适应“不分文理,必考+选考”的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
根据以往经验,虽然正式高考的试题结构和题型题量与模拟考试相比会有所变化,但幅度不大。所以模拟考试对正式高考的备考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根据联考成绩了解本人的大致水平,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利于考生迎战正式高考。
了解新高考赋分机制
新高考总分由“必选科目卷面分+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构成,也就是说只要参加高考,就能获得最低等级的赋分。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所以,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为何要进行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主要是为了抹平学科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举个例子:某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的科目是物理。现在有两个考生,甲同学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乙同学为政治、历史、地理。
假设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较低,而化学难度很高。比较卷面分数的话,选了化学甲同学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持考试公平,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注意事项:
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等级赋分由招考主管部门自动完成,考生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自行换算。每科选考人数、考生整体成绩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赋分后的成绩。
3、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总成绩的科目,从0到100分的卷面原始分区间压缩到30-100分的赋分区间,整体成绩的区分度实际上降低了。考生之间若要拉开差距,重点仍在语、数、外及物理/历史,这些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上。
弄清新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规则
本次联考将完全模拟高考流程,当然也包括志愿填报与录取流程。
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
相对应的,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福建省考生在填志愿时将按照“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
即将一所高校在某一个省份的所有招生专业、计划,按不同的选科要求,分成多个专业组——同一选科要求的专业(类)设置在同一个组内,这一个组就叫做“院校专业组”。
填报时,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每个志愿(即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仍含有“服从调剂”选项,尽可能缩小了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范围,提升了考生的专业录取满意度。
另外,考生在模拟志愿填报的时候也要注意专业(组)的选科要求。虽然早在选科的时候,大家对此就有一定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要多加注意,避免出错。
调整学习状态
一是通过联考能比较清楚地看出自己的缺点在哪一块,在之后的复习中更具针对性;二是能了解到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情况,对目标定位更清晰,也可对目标及时作出调整;
三是利于考生调整考试心态,经历的大型考试越多,到高考时越能稳住心态,更能沉着应考。
3
八省联考具体安排
▼1.联考涉及哪些省份?
即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个试点省份,分别是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
▼2.八省联考是用一张试卷吗?
●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即:八省一张试卷。
●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为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行命题。即:使用地方卷。
▼3.联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考试时间】2021年1月23日到25日
【考试对象】高考报名考生全部参加适应性考试
【评卷方式】和高考一样,全省统一改卷
【志愿填报】模拟高考进行适应性录取工作,即考生也要像高考一样模拟志愿填报,模拟录取
*注:(1)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即两个半小时。
(2)数学和外语(含英语、德语、日语、法语、俄语等)2个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即2个小时。
(3)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等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即1个小时15分钟。
▼4.联考是否固定考场?
另据厦门市招考中心消息,2021年厦门高考报名人数略有增加。
普通高考报名17515名,比2020年增加322名,略有增加。
高职分类考试(俗称“职教高考”)报名10800名,比2020年增加400名。
小编了解到,全省参加适应性高考的考生人数逾20万,与去年大致持平。不过,由于4月份还有一次普通高考补报名,最终数据还会有所变化。
许多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是,由于新高考选考科目不同,第一场考试坐在一起的人,有可能第二场要参加的考试就不一样了,那么,要再去新的考场吗?
据介绍,此次适应性考试采用考生固定位置不走考场的编排方式,即考生固定考场参加考试。
由于选考科目不同,考生考试时间也不同。但是,对于选考考生完成考试后,能不能离开考点,还是要等到所有考生都考完才能离开考点,目前也还没有定论。
按照福建省规定,有七类考生要提交须提交1月16日(含16日)以后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比去年高考多了三类。这七类考生分别是:
1.高中风险地区或有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人员接触史或有疑似症状等情况的考生。
2.考前14天在居住地有被隔离或曾被隔离且未做过核酸检测的考生。
3.共同居住家庭成员中有以上情况的考生。
4.考前14天工作(实习)岗位属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口岸检疫排查人员、公共交通驾驶员、铁路航空乘务人员、(进口冷链食品一线工作人员人员)的考生。
5.考前14天体温异常的考生。
6.八闽健康码为橙码的考生。
7.考前14天有福建省外行程轨迹的考生。
备注:其中5到7类考生为新增。
省教育考试院说,如至考试报到时,仍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也可以进入考点,但将安排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