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成绩,而是这5个习惯!

三明乐学教育
2021-12-07 15:45:00 文/左鹏飞 图/田怡宁
戳蓝字“三明乐学教育”关注我们哦!
------------乐学教育------------
提供小初高语、数、英各科学习资料
有什么事会让家长立马变脸?
我听到过最多的回答是:监督孩子写作业。
很多家长无论脾气多么好,监督起孩子写作业来,就会变得暴躁、歇斯底里、毫无修养……完全不像自己。
“又玩手机,书看完了吗?”
“又要去厕所,你不是刚去过吗?”
“橡皮擦放下!好好写作业!”
“冰箱坏了关你什么事,你的任务是写作业!”
……
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一天不落。
真正拉开孩子间差距的,不是智商、成绩,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儿童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个好习惯能成就孩子,一个坏习惯则能伤害孩子。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飞得高不高,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飞得远不远。
守时:让孩子成为靠谱的人
幼儿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有句话说:守时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很守时。因为守时就代表着自律,有责任心,会让人感觉靠谱、值得信赖,在团队合作和未来发展中更容易获得好机会。
对孩子来说,守时代表着有管理时间的能力,有计划、有责任心地学习和生活。
如果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不断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整理:培养秩序感和专注力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专注力越好,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成绩提高越快,反之,专注力越差,无论怎么做,成绩都很难有所提升。
很多时候当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方法做事,我们都很着急,急孩子没有按“正确方法”做事,急孩子慢吞吞完不成任务,急得忍不住要去教,恨不得替他们成长。可是这种“陪伴”却在无形中破坏着孩子优秀的专注力。
出门遛娃,常听到跟在旁边的大人对正在玩的孩子说,
“不要玩树枝,会戳到眼睛的!”
“别坐在地上,脏!”
“宝宝渴不渴?来,喝口水!”
“这是垃圾,不要玩,去跟小朋友玩。”
小飞,把你的玩具分享给朵朵玩好不好?”
“陀螺是这样玩的,我教你啊”……
这些或是提醒或是阻止的话无不都在打扰孩子,破坏他们的专注,让他们无法投入,甚至无所适从。
保护专注力就是保护好奇心。所以,即使孩子只是在把玩一个石头,也不要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让孩子尽情享受发现的乐趣、探索的乐趣。
阅读:终身受益的财富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有些孩子不爱看书,是因为从小没养成阅读习惯。只有从小培养,它才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久而久之,书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当孩子玩累了或是坐下来安静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地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爱看的书翻上几页,慢慢就会喜欢上阅读了。阅读不仅是一个好习惯,更是孩子洞察内心、感知生活的仪式感。
运动:激发孩子的“体能自尊”
生物神经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给身体提供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运动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加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增强孩子的团队意识...运动是激活孩子大脑最好的方法。
做家务:培养自理能力和责任心
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做家务,怕烫着、碰着、累着,也怕做不好,给自己添麻烦。“你只管学习,其他都不用管。” 这句话是不是很熟悉?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但教不出好孩子,还特别容易让孩子丧失责任心。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父母给孩子金山银山,都不如教他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从小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孩子,会有独立的思想,健康的体魄,能够珍视丰盈的内心,也能体察他人,长大后成为一个自信而有力量的人。
有能力的孩子会飞得高,有好习惯的孩子才会飞得远!
乐学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系统训练,让每个孩子能语言流利、仪态得体、自信表达、勇敢登台、魅力绽放。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增强,记忆力、表现力、思维能力提高,在语言潜能开发的同时开发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孩子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敢说、能说、爱说、会说、巧说的口才小达人。
联系我们:173****2223(三路校区)
153****2242(六路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