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的莫奈与他的精神后花园

厦门圣典美术中心
2021-6-06 23:42:20 文/齐浩然 图/贺嘉熙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对光和影的观察与表现是他向世界揭示他的绘画特质与意向诠释,也是他对绘画做出的做大贡献,我完全被他征服了。虽然我受到古典绘画的影响进入骨髓当中不可自拔,我且暂时从科罗的诗意中来到他的光影花园,最好来一杯厦门的铁观音,好让我以福建油画家的视角来品味法国好色的油画大师的意向光影花园中弥漫着的鸟语画香……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我恍惚进入他的后花园,情不自禁要拿着茶杯踱步,看看他的花园有多大的光色与体量。
依据有关资料,莫奈的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一位商人,在法国北部港口阿弗尔与他的姐夫合伙经营着一家仪器店。什么仪器已经不必细究了,莫奈5岁时来到父亲的身边,在当地就学后,他将学校视同牢狱,在悬崖和海边嬉戏的时光多于听课,故此学习成绩不佳,可以理解,在班上总是排在倒数几名的位置上,这不是我吗?虽然我小时候没有读过幼稚班,但我已经预备好爱玩且厌学的心情,因为我的童年在某福建建设兵团医院职工子弟的小学度过的,我五岁会写字一百多个,也能画出我看到的东西,我也对医院里的化学容器充满好奇,沉迷其中。
这一时期莫奈的画面形式比较固定,绘画质量也是很高的,在"货色"上均为上乘,构图也有弧形的叠加表现,线性的色线、色彩在透视空间方面也比较平倾向面化,纯粹一色彩拉出斑斓的二维空间,因此平面不显得平。有趣的暗部没有酱油的色调和明确的边际线,暗部里看到的不是固有色与环境色,而是互补的高级色,这是他好色的重要证据。
莫奈唯一的爱好是绘画,他常常在笔记本上作素描练习,以老师和同学为对象画漫画,日积月累,倒也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不过,父母对此不赞成。小莫奈乐此不疲,加上与生俱来的秉赋,几年过后,他的漫画居然开始在文具店里展出并且出售,这是神童的惊人之处,他学习不怎么样已经被他和老师忽略了,因他的心给了绘画。
莫奈之后也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 Boudin,1824-1898)的注意。
在他这个年纪时候我喜欢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看漫画是最大的美事,对照莫奈,他已经是画漫画给别人看的神笔马良,他的漫画可以卖钱了,欧.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 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请注意,"当场画下的"就是饱满的激情,这是激情过后画不出来的感受,可能激情过后会画的更为理性和精致,对于及时把情绪及时纪录的画家就像是音乐家创作时候的那种"灵感",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 Boudin,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 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往往出手不做修改,改了就不高级了。
时间回溯到1870年,莫奈与卡米尔结婚。1873年,他们搬进了塞纳河边阿让特伊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们有了另一个儿子,迈克尔(Michael)。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奈的生活里出现了爱丽丝,爱丽丝思考后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他除了画画估计不会带孩子,孩子饿了弄不好吃了他的颜料也没准,这是我胡乱猜测的。莫奈他们居住在普瓦西,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他们搬到了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吉维尼。他买了大花园,进过修复后还请人种植了一个大花园所需要的植物,法国的花园到今天依旧是根据主人偏好种植各种植物,购买的人基本上接受后修剪、填补上自己喜欢的特殊的植物,他的目的是在那花园里完成了他往后余生的绘画创作。1892年,莫奈与爱丽丝结婚。看的出是被爱丽丝感动后才结婚的,因为爱丽丝原处是来帮他带二个前妻留下的孩子的。画家有钱比较容易再添新欢,今天有别墅,有花园的老板找个妻子是很容易的,而善良女人也愿意跟这个有钱有才华的大画家过好晚年生活的。
莫奈的花园有个池塘,里面的荷花就是他精神的家园,也是他光色意向绘画与境界的主要来源,之前在没有建花园时候,他画草垛是在地里挖了一个方的坑,跳下去,刚好露出头,带着草帽画画,视线靠近了趴在地面上那种感觉,但趴着画辛苦,站在坑里绘画就和画室里画画没有什么区别了,可以想象搭个篷布还是很阴凉的。
这个时期的作品出现了以人物作为装点的风景,对于黑色的使用也有新的观念,画面看不出黑色里面青与紫的微妙变化,如果是看原著,面对作品,会一目了然,看画册也好过看手机屏幕色,而不同手机色彩还有差别,只是怎么不同都会保持一个色彩关系,苹果手机的彩显会准一些吧。
荷花与莲花在莫奈的画中是以睡莲命名的
睡莲它们也有不一样的名字。那种由茎托出水面、花瓣很大的花就是莲花,也叫荷花,而那种贴着水面生长的则叫睡莲。是的,这就是人们概念上纠结的根本问题,睡莲并不是莲花。莲花(荷花)是双子叶植物纲山龙眼目莲科莲属荷花种的植物,当它被称作“莲花”的时候,说的是它的科,或者属,被称作“荷花”的时候,则说的是它的种;而睡莲则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毛茛目睡莲亚目睡莲科睡莲亚科睡莲属睡莲种。如果按照植物学的分类,莲花是莲花,睡莲是睡莲,但很多人习惯把睡莲也叫作莲花,于是就乱了……
以上局部的画面我都有意做了切割,(大切小)可以看到细节,细节里面的笔触就是画家的情绪,他花了不小的精力请人做了日本小桥,目的是制造场景画他的莲花与水塘,他好色而且是好色之王,对大色快的控制和对小色块的组织分析都达到驾轻就熟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他的荷塘与荷花、莲花绘画进入巅峰状态,他意识到这是绘画最后的光芒时刻,没有人会干预他安静地绘画,这是最自由自在的逍遥游,我能够感觉他最后的兴奋与幸福就在沉浸在花园中。
于辛丑年春,我租了大西洋海景城23楼的楼中楼,有270平方米,位于楼层六楼有整个海景城共享的空中花园,我就是中意这个花园才托人租下楼中楼,目的就是要使用这个大花园,用来写生,业主都是厦门富豪,他们有钱有配套的共享花园,但往往不来花园散步观赏什么的,家里老人和孩子倒是会来锻炼什么的,而我就成了精神上的花园业主,可以自由画画,买了香蕉伞,再摆放户外椅子等,整个花园就是留给我和学生写生用的,在厦门的闹市里难得寻得宝贵当然小隐之处,房地产开发商卖的不是海景房,是卖配套,这边普通一百平米左右的套房要八百多万,估计买的时候是三百多万(以100平方米计算)这是画中画家的花园与我租来的花园的联想、随性随想。
对于莫奈的画,看看他把一条土路画的有光色还有影子,色彩也是非常绚丽多彩的,路边二排画的距离是色彩上的色彩空间距离,非素描里面的透视与线性空间,花丛受光与不受光在色彩纯度里面找对比,在灰度里面托出亮色,如桃红在色彩不必变化的时候在他边上画深红家紫色,桃红就跳了出来。
莫奈的睡莲与东方意境有关系,使用了日本桥,桥下的荷塘也有日本味,日本荷花也要追溯到偷窥中国唐朝荷花池以及配套的亭台楼阁,日本搬运过去组装出日本自己的荷塘,他们到了近代一定看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他们那时的文人也是在搬运文学作品中吸收领悟,非模仿,这种荷塘的情愫被莫奈感觉到了,他要反复画,最好建个花园,按着计划买来了可以直接使用的花园,他的创作对象就是整个花园,绘画方式就是区别雷诺阿的风格,因为从"日出印象"到"睡莲"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印象画派的总钥匙光和影,好色之王非他莫属,好色花园也是他私有的视觉文化图示,他推动色彩斑斓印象派绘画进程,色彩构成是他对绘画最大的贡献。其次,简要说明,他的笔法是意笔,也颠覆了之前古典技法,这是服务他的绘画的,因为大师不存在技法的语言问题,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