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全网的中央美院精微素描,是这样练成的!

无象画室
2021-5-16 10:00:37 文/饶雨彤 图/何颖
一幅画,如果你这么看
(注意文末有彩蛋~~)
「绿暖瓶」作者:王中艺 110*140cm
如果你放大10倍看!!
[王中艺作品局部]
[王中艺作品局部]
如果你看整体
「地铁上老年的针线团」作者:黄丽蓉 80x110cm
再看细节!!
[黄丽蓉作品局部 ]
[黄丽蓉作品局部 ]
前方高能!!
准备好了吗?
小编已经被精微素描的魅力深深震撼了!
不卖关子
下面就来揭晓,这些作品出自哪些大神之手?
「燃情岁月·一盒旧火柴」(场景) 作者:潘诗雨,尺寸:90x120cm 2019
「北蔡街·居民的浴花」(场景) 作者:刘一帆,尺寸:90x120cm 2018
「中年的坚持·当她凝视过往」(场景) 作者:梁曦丹 90x120cm 2019
怎么回事?
看手就感觉很年轻啊?
没错!
其实大家刚刚看到的这些作品,
都是由中央美院大一学生创作的!!
#%#……
[薛观涛精微素描作品]
什么是精微素描
“
精微素描是中央美术学院在素描教研上的优秀创新成果。作为美术学院的一门基础课程,精微素描把设计学科和造型学科的通识基础兼容起来,将学生较快地导入到一种既有学习方法论、又体现美术学院学术品格的学习轨道上。经过多年的打磨积累,精微素描不仅成为一门特色课程,而且逐步形成了与其它素描类型不同的素描学派。
—— 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我在美院的第一堂党课·退体党员陈元平」作者:陈旻婧 90x120cm 2018
「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 腹」作者:黄舒尧 尺寸:110x230cm 2015
「中年的坚持·脚踏实地」作者:易鹏 90x120cm 2019
学习精微素描的意义
首先是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艺术家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其次在具体的课题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提高对于造型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的学习,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语言的认识。
[ 余丹蕾 精微素描作品 ]
[ 余丹蕾作品局部 ]
中央美院精微素描课程介绍
精微素描教学的授课目的
作为造型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有效地认识和掌握造型基础相关的知识和表现技巧。
相关的绘画材料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流程和基本要求。这是精微素描慕课学习的基本收获。
[ 房宁精微素描作品 ]
[ 房宁作品局部 ]
[ 房宁作品局部 ]
而需要强调的是在学习中对于“用心”的体验。庄子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尽精微地观注,尽精微地表达,就是想培养一颗真爱的心。因爱而投入,因投入而专注,因专注而用心,用心观天下,以心致广大!
[ 郭柯南 精微素描作品 ]
[ 郭柯南 作品局部 ]
可以讲,“素描”一词对于本教学来说,只是一个“借口”,培养一颗有爱的心,一颗专注的心,一个不急不躁的人,才是精微素描教学的真正期望。
[ 张丽晗 精微素描作品 ]
[ 张丽晗 作品局部 ]
所以,“精微素描”不能简单地看作在技术层面对学生的训练,而是通过“精微”的方式来立体地训练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真诚地关注,训练学生沉下心来专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与状态。
「燃情岁月·毛线团」(场景) 作者:薛岚予,尺寸:120x120cm 2019
[ 陈垚君 精微素描作品 ]
精微素描教学的创新之处
一是素描基础教学的创新
让学生运用手绘的方式表达思考和感受,整个过程包括寻找故事(社会调查)、结构研究、空间研究、构图研究、语言研究等多个模块。
[ 丁露阳 精微素描作品 ]
[ 叶玉 精微素描作品 ]
精微素描教学中提出“课堂课题化;课题模块化;模块榫卯化”的主张,整个课程的组织注重主题性、故事性,引人入胜。
「家2020竹编枕头」(场景) 作者:刘品文,尺寸:90x120cm 2020
[ 陈世豪 精微素描作品 ]
二是素描创作教学的创新
将学生从被动的写生和拷贝照片的创作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其投入到生活的怀抱,更为主动和富有激情地寄情于艺术创作体验中。
[ 丁辰鹏 精微素描作品 ]
[ 龙菲精微素描作品 ]
课程强调从日常生活细节中提纯强化艺术审美要素,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观察方式和丰富多样的绘画技法。
[ 黄倩倩 精微素描作品 ]
[ 黄倩倩 作品局部 ]
精微素描是"写实",甚至"超写实"的,在造型上丝丝入扣,令形象足以乱真,但这种“写实”是一种讲述方式,用精微的笔调娓娓道来,讲述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感。
[ 韩磊 精微素描作品 ]
[ 沈俊花 精微素描作品 ]
拓展了素描语言的表现力,使平凡之物散发出感染人的光采,尤其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微观写照,传达出时代变迁的宏观气象。
「与我同岁——酒塞」(场景) 作者:蒲雷,尺寸:90x120cm 2020
[王珊 精微素描作品 ]
精微素描课程的发展历程
精微素描课程形成今天的面貌,也是在一年又一年的实践和摸索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
从200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开设的静物组画写生课程和2003年的速写组画课程开始,2004年的静物组画写生+速写组画课程。
[ 周叶舒 精微素描作品 ]
2008年的植物线描+ 静物组画写生+速写组画课程,2009年的速写组画+精微素描课程,精微素描课程名称的确立。
[ 王雪昂 精微素描作品 ]
[ 王雪昂 作品局部 ]
再到2011年的精致组画+精微素描课程,2014年的素描笔记绘本+精微素描,课程面貌的完善,2015、2016、2017年每年课程都有新的内容充实。
从命题作业——主题作业——话题作业,课程中的研究课题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收获也更为丰满。
[ 周雪蓉 精微素描作品 ]
[ 陈哲 精微素描作品 ]
2018年在与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交流总结的基础上,课程有了飞跃的变化,形成“造型笔记5大模块内含15单元”,以及“线描绘稿+精微素描”的课程结构。
精微素描教学2015-2017年获得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中央美术学院素描基础教学改革”。2018年获得2018年北京市优秀课程二等奖。
[ 李申 精微素描作品 ]
[许博文 精微素描作品 ]
精微素描通过当下流行的线上自媒体平台的展示和传播,得到了普通大众的关注和热烈反响。不但得到艺术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更引起广大百姓和业余美术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彭鹏 精微素描作品 ]
[彭鹏作品局部]
2018年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历时20个月,行程10多万公里,“尽精微·精微素描全国巡展”在全国近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举办了42场巡展和巡讲。
巡展期间与全国近百所专业美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艺术院校的院长、教学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展开了交流和研讨,线下展览馆展示,为观众提供更为多层次、多渠道的立体交流方式。
[ 张权 精微素描作品 ]
[ 孙燕 精微素描作品 ]
面向全国重点美术院校和美术馆,全面、系统、真实的呈现精微素描创作的理念、方法、过程和成果,将精微素描震撼的视觉效果和背后的故事线索传递给美术学子和社会大众。
[ 惠灵欣 精微素描作品 ]
[ 惠灵欣作品局部 ]
通过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打破基层美术爱好者,与美术院校的交流壁垒,使人们更深刻的理解精微素描的精神内涵、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姚美彤 精微素描作品 ]
[ 谢璟瀚 精微素描作品 ]
精微素描课程中所独创的“造型笔记”的学习形式,既是美术学子学习美术基础和创作的方法,也是每一位普通美术爱好者,用画笔随时、随地与身边的现实生活、工作,以及历史、文化等等自己所感兴趣的一切,进行对话、沟通成为可能。
轻松开心地运用手绘札记的方式描绘生活,记录感悟,同时导引自己在更潜层的挖掘和认知。
[兰歆薇 精微素描作品 ]
为什么讲会对精微素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呢?
细致入微的描绘,甚至极致的的深入表达,只是精微素描的表面,在画面的背后是真诚的情感分享和身心专注的艺术力量,精微素描的创作过程是一种正心明道、修身立德的艺术体验。
[蔡方明 精微素描作品 ]
[胥世龙 精微素描作品 ]
精微素描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的讲述,每张精微素描的画面后都有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对于故事的寻找,对于动人故事的讲述,贯穿整个精微素描的创作过程。
[ 张越 精微素描作品 ]
[ 张越作品局部 ]
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们普通人的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当下的真实故事,精微素描以其自身特有的语言和我们画画人的讲述方式,讲好我们身边真情实感的故事。
精微素描,让你静下心来讲故事
转载自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