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远小报!|福建省高考新方案,“3.1.2”新模式!

厦门墨远美术画室
2020-2-25 16:47:19 文/田泽洋 图/纪嘉澍
重磅消息!
福建新高考改革方案终于确定!
从2021届起
福建将实施“3+1+2”方案
物理和历史必选一门!
4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从2021年开始,福建高考实行“3+1+2”模式:
“3”是语文、数学、外语,由全国统考;“1+2”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其中“1”为物理、历史科目2选1,“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类)+学校”的组合方式。
改革时间表
2018年启动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部署安排,2020年实施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招录新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从2021年开始,福建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新高考怎么考?
考生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3+1+2”模式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3”
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
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选择性考试科目选择组合
其余4科按等级赋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等其余4科成绩按照等级赋分办法以转换分的形式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
等级赋分的规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不含缺考及因违纪作弊已被取消该科成绩的人数)。
选科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对应的物理、历史二选一的本质,就是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根据研究与分析:
(1)竞赛班学员要求纯理
(2)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班一定是纯文或者纯理
(3)期末考试物理和历史分数是物理/历史选择重要衡量标志
对于顶尖学生而言,尽管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们最终的“自由选择”也基本会重回纯文或纯理的组合,而这部分同学主要思考的其实就是文理的选择。
那么对于其他高一的同学和家长而言,又该如何选科呢?
步骤1:先想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理;
步骤2:弄明白是偏文还是偏理--选物理的话,生物化学留哪个?选历史的话,政治地理留哪个?
步骤3:选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选择可以从擅长的科目(偏理解还是偏记忆);学校的师资、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高校综合评测是否考本科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选科专业
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墨远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