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意外 精彩的契机_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综合文档
2022/11/16
富阳市富春第五小学 王敏军
信息技术活动的开放性很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有视而不见,或抑制学生的“脱轨”言行;有视为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这些意外虽属细节,细节虽小,却不容忽视,值得教师钻研和突破。若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开发好这些教学意外,在这些意外中渗入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理念,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远离否定,诱发探究
案例1:《资源管理器》
这是一节在资源管理器中学习复制、移动文件等内容的操作课。当教师演示完整个过程,并提醒学生复制与移动文件的区别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看似简单的操作,问题出现了。
生1:老师,陈小东没有按照你的方法做。他没有通过菜单复制、剪切,按住鼠标胡乱在拖。
师:小东,你把刚才的操作给大家再演示一次。
生(小东):老师我错了……(低下了头。)
(小东认为自己做“错”了,我要批评他了。我没有这么做,而是鼓励他拿起鼠标,将刚才的操作演示给其他学生看。)
师:看了小东的操作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生2:他没有仿照老师的操作来做。
师:那么他没有达到老师演示时最后的结果呢?
生2:他移动文件和文件夹是成功的,但没有做复制作业,他的操作是不完整的,错误的。
(这个学生的解释,让我犯难了。我能简单的说她看法是错的吗?她没有错,小东的确是只完成了一部分,复制作业的确做不了。那李小东错了吗?也没有,小东能做一部分作业,说明拖曳的方法行得通。)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发现了小东同学利用拖曳只完成移动部分作业,而复制部分作业始终无法完成。请大家尝试利用“shift+右键拖曳”、“ctrl+右键拖曳”方法,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个和资源管理器又有什么关系?有疑惑可以同桌讨论。
【调控策略:调控激趣,错为我用】
这次意外的起因是学生的一次“错误”发现,这个错误是有价值的。讨论中学生发现,复制、移动文件及文件有很多方法。在学生寻找、思考和交流的过程,正是他们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错误,更是一个机会。当时我没有根据预设继续进行,而是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去分析,去讨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维持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把这个错误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不要轻易去否定学生,而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思考、主动探究,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抓住意外,留住精彩
案例2:《word的选择性粘贴》片断
这是一节很普通的文字输入课,上课伊始,我将作业(图1)发到每个学生的“桌面”上,让学生在word中独立完成。
图1(注:已转换为图片)
没有输入几分钟,听到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
生1:老师是不是故意的呀,上面红色的文字可以复制、粘贴下来的。
生2:现在爽了,省事不少。
(听到这里,我回到教师机前仔细一看,才发现由于疏忽没有把题目内容中的文字转换成图片格式。现在改过来?可是很多学生已经在做这个作业,而且学生机器上面已经有这个内容了。)
生3(比较调皮开朗):老师,我输入完成了!
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