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传亲情》导学设计_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综合文档
2022/11/16
【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通过把图片、文字等组合成贺卡,使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既获得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受到了美的熏陶。通过小组学习、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使学生懂得感受爱、领悟爱,同时也学会爱别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把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抓住整体性的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别学习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本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以大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加强对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进行讨论、探究,以任务驱动法、知识迁移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使学生在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教学对象分析】
所教学生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对word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所以本课拟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
【教材分析】
《贺卡传亲情》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的《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次活动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对象的方法之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在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并发送给远方的亲人,也可以选择给远方的亲人发送网上现成的电子贺卡。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教学目标】
1.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文本框,学会简单修饰图片、文本框的格式。
2.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总结一定的操作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产生深入学习其他知识的愿望。
3.逐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评价事物,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学生树立积极、合作、进取的团队学习精神,对关心疼爱自己的人学会感激和回报。
【教学重点】
1.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教学难点】
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best多媒体教学系统、用word制作的几张贺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邮局寄明信片,投递速度比较慢,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我们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更快地传递人们的问候和祝福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ord中制作既漂亮又经济实惠的电子贺卡,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电子贺卡送给我们远方的亲友,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啊!
共2页,当前第1页12
- 推荐阅读:
- 第2课《雪地贺卡》教案
- 有情的贺卡
- 第2课《雪地贺卡》同步练习
- 《你寄过贺卡吗?》教学设计
- 你寄过贺卡吗?(人教四上)
- 雪地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