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才辈出,促进经济发展(2)

经验材料
2012/4/1
三、教育——蕴育了人才,脱颖出一批乡土专家 乡土人才是县域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非常重视乡土人才的教育培养组织。一是重视基础教育。县委早在2000年就着手改革调整原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村一小学、一乡一初级中学、一工委一高级中学的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行教师竞争上岗,提高教育质量,扩大高中教育的普及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未来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老高中毕业生靖安镇马芳营村农民史庆文,二十年来刻苦钻研蔬菜种植技术,成功地培育了以南瓜为本与本地旱黄瓜嫁接而成的马芳营旱黄瓜。并很快使近万户农民熟练地掌握了这种技术,致富一方百姓。**人素质高,思想活,接受新事物快,派往外地及国外务工人员,深受客户欢迎。因此**被商务部命名为“外派劳务基地县”。二是重视技能培训。98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千名干部送科技、十万农民进课堂”不间断。累计培训农民300万人(次),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200余项。全县共有乡土人才8000多人,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羊,村村都有土专家,户户都有明白人。种酒葡萄农民,被外省请去做老师,每年一届的西安农业博览会,总有**农民自费参加,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的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省的先进县。三是重视协会组织。我们专门成立了协会组织指导办公室,设在农工委,由政府引导,能人牵头,在酒葡萄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粮油食品加工等多领域,组建了60多个行业协会组织,近8万农民聚集在协会周围,共同闯市场。**农业产业化率达65%。**碣石葡萄行业协会会长耿学刚,自费到法国学习,回国后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家庭酒堡,吸收会员160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酒堡10多家。协会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推动人才辈出 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