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亲子活动方案(精选3篇)

活动方案
2023/3/1
端午亲子活动方案(精选3篇)
端午亲子活动方案 篇1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丰富的传统习俗,丰富生活经验,特决定在端午节假期开展家庭中亲子游戏活动,请各位家长按照方案要求,引导孩子亲身参与各项活动,发展语言、动手等各项能力,密切亲子关系。
一、活动时间:
5月31日——6月1日
二、活动地点:
家庭中
三、活动形式:
亲子
四、活动内容:
1、传统习俗游戏——系五彩线:
具体方法:妈妈帮助孩子准备五种颜色的线(曾有记载为红、黄、蓝、白、黑五色,后来在民间没有严格的限定),让孩子把它们搓在一起,然后由妈妈帮助系在手腕、脚腕和脖颈上。
2、一起制作端午节的食物——粽子:
具体建议:
①让孩子帮忙洗米、泡米:洗米的过程是孩子的最爱,可事先给孩子带上围裙免得弄湿衣服。由孩子来洗米,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不过顺便也起到泡米的作用,米洗好后先泡上。
②让孩子帮忙洗粽叶:黄绿色的粽叶漂在清清的水里,由孩子亲手来刷洗,这个过程也为孩子带来丰富的感知觉体验。
③让孩子帮忙盛米和馅料:如果孩子的年龄小,包粽子的“高难度”动作就由家长来完成,可以让孩子协助完成往粽叶上面盛米和馅料的步骤,这也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
④包粽子:鼓励孩子尝试独自包粽子,形状如何不重要,关键是能做出完成的成品。系丝线的过程可以家长来配合一下,一定要扎得紧一点儿!
粽子包好了,可以让孩子看着煮粽子的全过程,这样亲身参与的体验非常重要,由此孩子会懂得,一件任务是由很多个步骤组成的'。等到吃粽子的时候胃口也一定会很好,不过也要注意,粽子不是很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过多食用。
3、给孩子讲端午节的故事和民谣
端午亲子活动方案 篇2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但在孩子们对于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粽子”是可以吃的上面,而对“端午节”这个节日的名称、来历和相关的风俗都不了解,因此,要帮助幼儿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准备结合3—4岁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品尝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体验中了解端午习俗,同时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感受端节的文化气氛,萌发爱国主义情感。
2.知道吃粽子、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端午节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教师准备: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相关的民风民俗。
幼儿准备:吃过各种口味的粽子,见过不同形状的粽子。
2.物质准备:粽子实物,《赛龙舟》视频。
3.环境准备:在娃娃家和手工区投放收集到的艾叶及粽子 、香包等。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粽子,知道端午节快到了。
1.教师出示粽子引导幼儿回忆与粽子相关的已有经验。
2.了解端午节的节日名称。
二.听故事《屈原的传说》,了解端午节习俗的来历。
1.播放《赛龙舟》视频,了解龙舟与一般船样式和划船方式的不同。
2.再次播放《赛龙舟》视频,请幼儿模仿划船的动作,感受氛围。
3.老师讲故事将故事内容 附 在活动方案后面
在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讲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帮助楚王治理国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坏人不喜欢他,总是到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让屈原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不准他回来,但屈原还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国家,每天睡不好觉,当屈原听到楚国与秦国打仗后没有了,便非常伤心,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跳了下去。人们听说了后就划着船去救他,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要伤害屈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划船救屈原的活动变成了赛龙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叶包粽子。
三.尝一尝:粽子真好吃
1.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
2.引导幼儿说说粽子的味道。
是否需要加一个小结?
活动评析
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粽叶飘香的时节里,我们与幼儿一起粽子回顾历史,在粽子的话题中走进了端午节……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其习俗是属于知识系列的活动,幼儿参与的程度较少,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活动前期我们就请家长在购物时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与端午节相关的信息,和选购不同形状和口味的粽子,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一.亮点
1.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
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了解本班年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另外老师的`组织语言及提问也更应贴近幼儿,让幼儿更易理解,才会有积极的师幼互动,达成活动目标。因此,在活动中,我抓住小班幼儿爱听故事、爱模仿的特点,将端午节的来历和端午节的风俗,通过讲述故事和观看视频的形式,双管其下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述故事时,老师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及时调整故事讲述的节奏,增加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感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在观察赛龙舟的视频时,孩子们一下就被画面及震天的鼓声吸引,都跃跃欲试,于是我们请幼儿在班级中找玩具当船浆,与电视中的人们一起“赛龙舟”喊着“号子”。
2.注重区域特点
端午节习俗较多,但由于地域关系,有些习俗在武汉市这边并不多见,孩子们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因此,选择什么哪些习俗重点介绍,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分析,经过考虑,围绕本地、幼儿经验和端午节故事内容三个方面,将重点放在粽子、赛龙舟两个方面进行,让孩子们在味觉中、肢体运动中充分感受,从而加深对这个节日的印象。
二.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在欣赏故事感受屈原爱国情感的环节中,由于引导幼儿感受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全面,幼儿欣赏感受的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幼儿感受不明显,需要调整。
端午亲子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万圣节的由来和时间,感知西方文化节日氛围。
2.认识万圣节相关的人、事、物、歌曲。
3.增加父母的赞誉度。
4. 吸引校外的学生和父母,提高卓悦知名度。
二、 活动方案
时间:20xx.10.29 5.30
形式:室内和户外相结合
对象:在校学生及父母(可邀请非本校的学生及父母参加)
三、 活动前准备工作:
1、通知父母和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各班老师)
2、布置教室环境。 (Laraine、Katherine)
3、活动所需物品:
a.游戏物品:苹果若干、纸杯、气球、英文单词卡、糖果、装糖果袋、环境布置图片、奖品、照相机等。 (Lisa)
b.活动所需音乐:兔子舞、爬行音乐、万圣节相关音乐. (Laraine)
c.活动PPT (Sam)
四、 活动流程
1. 开场舞——“兔子舞”(5分钟) (Laraine)
老师教孩子跳兔子舞,活跃现场气氛,激发孩子兴趣,达到热身效果。
2. 主持人致辞,正式进入活动( 3分钟) (Laraine)
主持人欢迎学生和父母们的到来,并让学生说出今天的日期,告诉孩子们今天要过一个有趣欢快的节日。活动中能吃到美味且免费的糖果,引出主题“万圣节”。
3、简单讲述万圣节的起源 (5分钟) (Sam)
老师介绍万圣节的故事,让孩子了解万圣节的时间、特殊物品、人物、习俗等
(竞猜题目见副表。)
4、和外教互动学习万圣节相关英语单词并学唱一首万圣节歌曲。(10分钟) (Emmett)
5、游戏活动一:搭苹果 (5分钟) (Laraine)
游戏规则:1分钟时间内,2人一组,看哪组小朋友将苹果搭的最高,个数最多者胜。
游戏活动二:魔法气球 (5分钟) (Sam)
游戏规则:2队同时,每队2人1组,使3个气球不落地,从A到B,1分钟时限。
(游戏道具准备及示范:Katherine Lisa)
6、户外活动:不给糖,就捣蛋 (30分钟) (所有老师)
地点:凯德广场
内容:a、有奖竞猜活动。b.请父母或老师扮演路人,学生戴上面具跟路人要糖果。
c、分享要糖果的快乐,数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五、注意事项:
1.父母报名时通知父母为孩子准备面具或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