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

励志故事
2022-3-18 00:44:42 文/齐浩然 图/高雪芬
作为高三的学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是你人生的转折点,我们应该怎样来激励自己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励志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牛逼背后,都是苦逼
1
艾米在演讲台上分享她个人的创业经历,主要讲的是她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广告从业人员,到现在成为活动策划公司的CEO。公司目前在上海很火,承办各大活动,市里的高层领导也曾去参观过。因为公司办得出色,艾米还上过新闻联播。
演讲快结束时,我听到旁边一对男女在议论,男的小声说:“这种公司很好办的,要搞活动就是雇几个人,搭几张桌子的事儿。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听到这话,我心里真觉得堵了块石头,因为简单粗暴的评论能把人的努力在瞬间贬得一文不值。作为艾米的前同事,我知道她几乎是耗尽了心血才让公司走到这种地步。
公司初期的业务,是从举办小型线下活动开始的。读书会、社交舞会、瑜伽课、花艺、茶道... ...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接。艾米从那时开始便样样事情自己上,合作商都靠自己拉。前期、中期、后期,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关,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
有一次我凌晨回公司,发现艾米还在改策划案,边上是一袋袋速溶咖啡。更夸张的是,她喝咖啡连冲泡的时间都没,直接干吃速溶咖啡。再后来,直接从网上买了个睡袋,天天睡公司。
活动中的饮品都要向供应商一一确认,为了完善服务细节,每次活动她都做服务员,端茶送水,毫不含糊。现场投影仪坏了自己看说明书修,灯泡坏了自己在外面跑3个小时找合适的灯芯。
后来她身体自然就垮了,得了很严重的胃病,眼睛也出了点问题。我觉得她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她告诉我创业公司不拼就是等死,不然怎么会只有1%的创业公司活下来,成功是要用辛苦去换的。
我没有什么话能反驳她,她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尽管如此,艾米从来不在任何场合提及自己的努力与辛苦。人前扮女神踩高跟,人后是风风火火的女汉子,永远撩起袖管冲在最前面,轻伤不下火线。
这一秒,她站在演讲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显得那样美轮美奂。可没人想到她是刚从医院做完胃镜,打车来现场的。
很多人记住了艾米的光鲜,但我只记住了她在黑夜里伏案工作的景象。我甚至到现在都无法想象,一个人是如何熬过创业初期的痛苦,走到现在的。
在旁议论的男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些故事,他们永远固执地认为别人的成就都是轻而易举,或是走了狗屎运。
他们永远不明白那些牛逼闪闪的人,都是从黑暗里爬出来的人。
很多人只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而你不知道罢了。
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苦逼往事,才是真正让他们成功的理由。
2
高考前3个月,年级组组长把一个去年考上北大中文系的学长请来,给学生开动员大会。一听到是考上北大的神人,周围人都拼了命地往演讲大厅挤。那个学长的表情淡然,笑容亲切,十分自信,在上面平静地叙述着整个高中的奋斗史。
关于如何从原本的年级200名,考到年级第1名,进了北大。我听了开头,便知道,这可能是大部分人所喜闻乐见的励志故事。从落后年级水平,到反超,他大概也就花了半年的时间。很多台下的人都在认真地听着,像虔诚的信徒。
我是工作人员,能感受到台下的人群是极为亢奋的。
学长的讲述正像给他们打了一剂兴奋剂,这也是此次动员大会的目的所在。
我是学生团队里面唯一一个男生,演讲结束后,年级组组长派我送学长去车站。正因为这样,路上我们有了交流的机会。演讲的现场我根本没好好听,因为现场狂热的氛围和人群难以使人静心。
没想到的是,在路上与学长的闲聊中,他竟然跟我说了很多,在演讲台上没有说的话。
他说他在演讲台上只说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关于如何逆袭考上北大,还有另外三分之二没讲。他说离高考还有184天的时候,父亲忽然脑溢血去世,留下他和母亲两个人。母亲从头到脚一身病,失去了工作能力。他如果再高考失败的话,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那个时候他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一定要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他整个半年都在痛苦中度过,甚至还有轻度抑郁的倾向。除了白天学校的常规学习时间,晚上他还要学到凌晨3点半。睡眠时间不够,他就第二天挑时间利用碎片时间补觉。在家里学习,会在写字桌边上放一把水果刀。
我听着吓了一跳,他说他每次觉得疲倦了,就用小刀子在右臂上划一个很浅的小口子,这样又能重新打起精神学习了。
唯有刺痛,才能惊醒一个人。
年级组组长请他来分享心得,但是明确告诉他,因为是动员大会,所以要展现最阳光,最自信的一面。于是他不得不把那些阴暗的经历都收起来,只能展现最温暖的一面。
可极为讽刺的是,所有这些摆在台面上的自信与阳光都是虚假的。那些躲在角落里的,焦虑的、阴暗的、病态的努力,才是他真正成功的原因。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长说的这段话:
“你去看那些分享成功经验的人,他们分享的,并不是他们成功的真正原因。就像冰山理论,你永远只能看到冰山的角,而看不到它大部分的真相。成功者不会把那些努力的过程一五一十说出来,因为那些东西太阴暗、太痛苦了。我当时的苦逼程度,只有我自己最懂。”
3
考上研究生以后,很多学弟学妹加我微信,希望我能分享一点成功的经验。那时,我才体会到当年学长跟我说的那段话,是极为正确的。
作为过来人,能和他人分享的东西十分有限。我可以授之以鱼,也可以授之以渔,但我不可能把努力的所有过程展现在他们面前。我也不可能四处宣扬我的痛苦和毅力。
很多人对着我发笑脸的表情,说我厉害,说我很棒,但他们不清楚我曾经为了考试而付出的代价。那种共鸣与理解是单薄的,他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大概在考试倒计时20天时,我得了水痘。
了解这种病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病是很折磨人的病,而且具有传染性。我辛辛苦苦准备了1年,结果要上场了,给我来了这么一出。幸好我大学里一个哥们儿陪我去医院看病了,不然真心扛不住,分分钟会倒下。
去了医院,进了诊室,医生一见我的病症,立马掏出一个红本子,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源登记册。
医生跟我说,水痘传染性极强,早点回家躺着去,睡一礼拜再出来。
为了不连累大学室友,也为了不连累家人,我拿了些复习资料,在校外的负星级宾馆住了一星期。水痘、胃炎、高烧像约好了似的,在短期内同时发作。
半夜睡觉,额头烧得厉害,肚子又不舒服,只能躺床上打滚缓解,从凌晨1点滚床单滚到凌晨4点。紧接着是无尽的呕吐,飞速跑进厕所,手扶着马桶边缘,脸正对着马桶,吐个没完。
我当时真觉得把整个世界都吐出来了,把所有器官都要吐出来了。吐到早上6点,头直接枕着马桶睡着,睡得很香。
要是在现实中,这种故事都不会说,因为一说就显得矫情,也就只能写写文章回忆一下这种苦逼往事。
在学弟学妹面前,我笑着告诉他们,要加油。但笑完之后,我没法更深入地讲了。因为吃苦这种事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那些无尽的、漫长的痛苦都黯淡了,它们早已化作了众人面前的微笑。
4
正因为牛逼之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所以旁人会说:“你看,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他只是家里条件好罢了,他说不定是开了后门的。说白了,他只是那只风口上的猪,如此而已。”
他们不明白,所谓的牛逼,都是用苦逼换来的。
而他们之所以仍旧在平庸中沉醉,只是因为他们不敢用苦逼去交换。他们怕输,他们怕选择一条唯一的路,他们怕用尽气力之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甚至有风来了,他们都不会往前挪一步。
他们在努力之前,就已经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
看到艾米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公司上新闻联播的截图,我为她鼓掌。
因为我知道她配。
因为她懂得成功者的一个基本法则:物物交换。你想要什么?好,请用东西去换。
你想要成功?你想要牛逼?很好,用辛苦去换,用做一个苦逼的决心去换。
5
奇葩说第三季的尾声,最后一场1对1对决的辩题是“懒是否是人类之光?”
当姜思达和黄执中辩完后,郭德纲做了这样一个总结陈词:“如果演员都用功的话,都会成为侯宝林。可是这一场相声七段,七个侯宝林,我们怎么安排谁第一,谁最后。老天爷就是这么设计的,有的就是开场的命,有的就是中间,有的就是攒底。勤奋的就勤奋吧,懒的就好好歇着吧。这是天道。”
牛逼之人的数量永远占2,非牛逼之人的数量永远占8。
不得不承认,变得牛逼或是取得成功,都太辛苦了。但总有20%的人,愿意逆着人性来,愿意跟人性对着干,愿意用代价去交换,去换一个成功的花环。
也总有80%的人,他们顺应着人性,过着毫无意外的生活。这真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这才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人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起因可能只是因为当年,那个懒人,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按部就班。
而那个未来的牛逼之人,他开始变得隐忍,开始接受做一些苦逼的事。
他开始明白,金光闪闪的牛逼,是要用阴冷的、疼痛的、不那么体面的苦逼去换的。
他开始明白,美好事物的诞生,是建立在某种牺牲之上的。
因为那些牛逼的存在,都绝非偶然。
那些优秀的人,到底有多自律?
1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见以前的同事刘哥发了一条说说,内容是他在新的单位工作不到2年就升了职加了薪。
我这个平常一贯冷淡的人也突然热情地给他点了一个赞,评论了一个大拇指。
其实像刘哥这样在职场上能自律到令人惊叹的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是抢手的香饽饽。
那时他被我们笑称为史上最强的5分哥。比如刘哥每天早上到办公室,会用5分钟把工作台清理得干干净净,用5分钟泡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花茶用以提神,再用5分钟时间写下当天的日程安排,然后就正式开始工作。
他每天无论多忙,都会每隔1小时站在窗外眺望远方5分钟,再继续奋战。
每天下班前5分钟,他还会把当天的工作简单地写个小总结。
通常我们午休2小时,他会用1小时吃饭散步,用半小时看当天的财经新闻和行业杂志,再利用最后半小时躺在沙发小憩。即便在天气太热或者毫无睡意时,他也会闭眼养神。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只要遇到难题,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去想各种解决方案。在每次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后,他也会自发地写一篇工作日志,每周对日志进行一次复盘,在错误的做法中不断改进,在好的成绩后学习成功的经验。
甚至有些嫉妒他的人还说,这只不过是做做样子,我其实也觉得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特别。但能把这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每个5分钟每天坚持下来,这就很了不起。
很多人在工作中干得越久,就越松懈懒散,最后技能不见长进,钱也没多挣到,也因为长期久坐和久用电脑还得了一身职业病。
而像刘哥这样高度自律的人,自我成长的速度跟工龄成正比,身体也保持在刚入职时的健康状态。
在职场上越自律的人,不仅工作干得好,身体还特棒,真是一举两得,毫无副作用。
2
上周表姐休完产假正式回公司上班了。当她到了办公室以后,所有人都惊讶于她那洁白光滑的皮肤和窈窕曼妙的身材曲线。因为你几乎从她的外貌中看不出她已经结了婚生了娃。
而且她在家带了半年孩子,居然没有一孕傻三年的毛病,也没有玻璃心黏娃症,上班第二天就真正进入了工作状态。
于是一到休息时间,女同事们都凑过来向她讨教如何吃才不长胖?如何带娃才可以永远保持少女心?如何找到一个好老公才能家庭事业双丰收?
面对这群想得很美,但又懒得为自己的美梦买单的人,表姐只是无奈地笑了笑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是易胖体质,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哪种吃法可以让你胡吃海喝还不长胖,更没有哪个妈妈带娃不操碎心,当然老公也永远是别人家的好啊。”
调侃了几句后,她才道出真实的原由。原来表姐在孕期时,也不忘每天适当走路和散步,不仅营养跟得上,身材也没多大变化。她平日里的饮食也尽量以清淡为主,几乎从不吃垃圾食品和夜宵。
无论白天带娃多忙多累,她总记得给自己穿上漂亮得体的衣服,每天也会花时间做皮肤的保养,练瑜伽为身材塑形,她总是用实际行动保持着年轻姑娘那颗爱美的心。
平时她会利用零碎时间看一些专业书籍,每隔几天就打开电脑做做PPT,打打字,让自己不至于太生疏。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自律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好身材和好体型,保持与社会接轨的步伐,保持家庭与事业的双平衡,岁月似乎总是额外厚待他们。
而那些本来就慵懒怠慢不够自律的人,整日沉迷于安逸和舒适区,随便在何种境遇里,都对自己没有掌控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被社会淘汰,被工作拖累,被家庭牵绊,活得很累,又无力挣脱。
3
我家小区有个S姐,前几年她选择辞去蒸蒸日上的工作,专心待在家里做全职太太。
通常这样的主妇,把所有心思都给了家庭,但她们在家里和社会的地位却比较低。相反S姐是我见过丈夫越来越爱,孩子越来越亲,在家务繁重的情况下还能把生活打理得有条不紊的女人。
其实S姐也没什么特异功能,不过是她身上确实有很多自律的好习惯,才让她今天的人生过得如此顺利。
S姐自从不上班以后,每天都坚持腾出1小时时间看会儿书。不要以为她看的就是菜谱,言情小说,鸡汤类的不费脑子的书,她在厨房熬稀饭的间隙在读《战争与和平》,在晚上哄娃睡觉后,还在挑灯夜读《红楼梦》,在去银行办业务时,也利用等待时间看《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S姐说,越是生活在七零八碎的柴米油盐里,越要保持精神的丰富和充盈。而正是因为这些看似没多大用处的阅读时光,让她随时都能跟有着高学历、高职位、高文化的老公有聊不完的话题,思想境界总是保持在一条线上。
对于儿子,S姐也一直保持每天亲子共读1小时的习惯,每天晚上9点,无论她多忙多累,几乎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陪着孩子读唐诗,背成语,讲故事。
而在平时的生活里,S姐也把三餐安排得非常营养,她总是喜欢早起为儿子打一杯新鲜豆浆,为丈夫煮一碗油泼面。S姐用她的坚持和努力,让老公孩子越来越离不开她。
其实你逐渐地会发现,越是自律的人,在职场上既可以叱咤风云,在家也可以把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
那些在凡常生活里,依旧能把日子过成诗和远方的女人,是自律赋予了她们那些看似从天而降的好运气,也是自律让她们拥有了常人梦寐以求的幸福婚姻,更是自律让她们的人生总是熠熠生辉。
4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中,总是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又总是无法坚持去提升自己。在生活里,总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又总是不能改掉自己凑合将就的坏毛病。在个人成长中,你很想要变得更美更瘦更优秀,可你又总是舍不得对自己下狠手,你总是叫苦叫累又轻易向自己妥协。
当你在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你会越来越清楚,唯有做到自律,才可以真正地帮到自己。
安德雷耶夫就曾说,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而自律的生活刚开始确实很磨人,它会时常挑战你的心理和身体极限,让你随时有想要放弃的念头。
可当你捱过那段最痛苦的自律时光,当你在工作中越来越严谨,出错率越来越少,业绩就会越来越好。
当你在生活中,越来越追求品质,就会越来越感到生活的有趣和丰富。在平日里,当你尝到了运动和读书等兴趣爱好给你带来的好处时,你就会逐渐爱上那个一直自律的自己。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冲动。
而当你把自律行为当作一种好习惯不断坚持,不断突破,不断超越以后,你会发现,今天的自己比过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而这样的你也势必会越来越优秀!
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1.励志故事真人真事
2.励志大全
3.励志的小故事大全
4.励志小故事真人真事
5.励志故事随笔:我不做“差不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