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首届优秀青年教师美术作品双年展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2021-2-07 00:32:11 文/饶阳 图/周蕊琪
2021年1月19日,我校首届优秀青年教师美术作品双年展在重庆美术馆拉开帷幕。我校12位教师携带100件美术作品与市民见面,献礼建党100周年。
本次双年展是我校积极响应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首次大范围集中展示我校美术教师的创作水平,旨在把我校在文艺思想和艺术创研上的正能量带给社会。展览得到了市文化旅游委、市财政局、市美术家协会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将持续到2月1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首次集中展示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
此次展览由我校和重庆美术馆主办,我校艺术设计系承办。作品既包括国画、油画、雕塑等传统学科作品,又涵盖了现当代艺术中热门的装置、纤维艺术作品,展示了我校近年来美术和科研创作的成就,彰显了我校进入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强烈的绘画感,强烈的生命力,强烈的张力,强烈的时代精神!”开幕式上,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美术馆书记、常务副馆长邓建强不吝赞美之词。在邓建强看来,作品主题创新、结构新颖、内容丰富、艺术语言新锐,彰显了文化自信的中国风采!
“我们希望把学院在文艺思想和艺术创研上的正能量带给社会。”我校党委书记梁跃介绍,本次双年展是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首次大范围集中展示学院美术教师的创作水平。此次参展作品均出自我校在职教师,不仅有毕业于国内知名艺术学院的青年才俊,也有海外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责任心,在繁忙的艺术教育工作之余,始终坚持艺术创作,用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和重庆美术馆同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美术馆也是我校牵头成立的重庆文旅(广电)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两家单位加强产教融合、校馆合作,给予我校优秀青年教师美术作品展览展示的平台,对重庆文化旅游事业和重庆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市文化旅游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表示,希望学院以此次美术作品双年展为契机,扎根西南、辐射全国办好艺术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型艺术人才,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为建设具有西南特色、中国高水平的艺术职业院校和继续推动重庆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传统融合现代 有创作热情更有人文关怀
此次参展的12位老师,以艺术设计系为主,学前与艺术教育系的李帅龙和文化与旅游管理系的杨荣也展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作品。在开幕式前,音乐系四位老师窦森、苟笛、左冶、邹荣浩也献上了几首暖场音乐。
作品浓烈的人文关怀和赤诚的创作热情也是展览的一大亮点。在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江书军的笔下,磁器口旁废弃的钢厂,也是一种艺术。在油画《重曝系列》中,不同角度的废弃钢厂与欣欣向荣的轨道交通的完美重合,是一种历史的对比,也是一种社会的变迁。“我觉得无论是消防救灾、废旧工厂,还是地铁、车站等,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元素无一不是我们经历的真实景观图像。”江书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唤起更多人对周围世界的关注。
在刘艺的笔下,细腻且复杂的亲子关系则更为她所看重。毕业于日本东京造形大学的刘艺,从2014年开始,便一直以“身体发肤”为主题,用各种质感的毛发来表达亲子之间的情感、爱的各种情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我之所以选择毛发作为宣泄情绪的媒介,正是因为植根于国家的传统文化。”
赵艺粼的作品主要以大漆为媒介,在传统漆艺技法戗金的基础上进行演变,衍生,形成了独特的针刻技法。她的作品多次被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省文联,四川美术学院收藏,此次展览的作品《建筑6》入选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文化与旅游管理系教师杨荣这次带来了3幅作品,在开幕式之后,他说,感谢所有人也感谢自己,“因为这次展览让我创作的冲动再一次燃起!”
开展第一天,就迎来不少观众。既有参展老师的家人朋友,也有闻讯赶来的美术爱好者。
我校艺术设计系2019届毕业生蔡娴,前一晚临睡前刷到了曾经的专业老师发的朋友圈,开幕式当天就来到了重庆美术馆。“大多都是教过我的专业老师的作品,我对那些作品其实已经很熟悉了。”看完后,蔡娴说,感觉像是回了一次大学,和同学一起画画的场景又历历在目,“仿佛重艺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老师们则像船长,重点不是给我们鱼吃而是教会我们怎么去钓鱼,引导我们认识大海的方向。”
/合影/
(部分图文来源于新华网、中新网、
华龙网、上游新闻、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摄影摄像:唐冰茹邹权坤赵爽郭杨炀谭杞何柳依
编辑:唐冰茹
审核:宣传部
Copyrightreserved.CQCA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