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应知应会(三)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12-01 13:48:43 文/赵阳 图/梁勇
上一期师范专业认证应知应会的内容
你们都记住了吗
今天小柚继续为大家解答
关于师范专业认证的问题
快快来学习吧~
问
师范类专业认证“3个3”即“三个产出”、“三个支撑”、“三个评价”是指什么?
三个产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
三个支撑: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三个评价: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培养目标达成评价
以上为专业认证主线
问
师范类专业认证需要健全的“三个机制”是什么?
质量监控机制:课程教学、教育实践和学习成果的质量监控机制
达成度评价机制: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机制
持续改进机制:基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机制
以上为专业认证底线
问
认证考查的“五个度”具体指什么?
(1)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2)专业定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3)师资及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4)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5)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问
认证的结论和周期?
认证结论分“通过,有效期6年”“有条件通过,有效期6年”“不通过”三种。
问
认证结论有什么用途?
通过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通过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问
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哪些要求?
培养目标的内容包括服务面向、服务定位和人才规格等内容。要对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的具体能力和表现有清晰的表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要求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问
认证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性、根本性的师范人才培养改革工程。对于担任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来说,新的要求主要有:
(1)参与和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熟知专业毕业要求。
(2)基于毕业要求,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掌握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3)根据毕业要求设定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4)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
(5)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立针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
(6)在教学实施中,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7)有具体可行的、基于课程评价的课程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