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镇旅游写生大全之合川钓鱼城

重庆鲁逸画室
2020-9-13 13:07:04 文/邵明 图/纪琳瑜
感恩您分享至朋友圈,
让更多朋友一起关注----重庆鲁逸画室----
感受手绘艺术的魅力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重庆鲁逸画室
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luyishouhui88
或扫描我们的二维码——————————————
地址: 重庆 南坪 五公里 回龙湾
电话:186****6124 186****5569孙老师
QQ群:262982691
合川钓鱼城,位于重庆合川区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占地2.5平方千米。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1982年,钓鱼城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里有一个展示公元13世纪发生的一场著名战役的沙盘模型,它就是--钓鱼城古战场。想当年钓鱼城作为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时代,充分显示了其防御作用,它成为当时蒙军难以攻克的堡垒。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四川总帅汪惟正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并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站在城墙边的古炮台前凝思神想,铁马金戈的交战声犹在耳畔回响。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钓鱼城上那8公里的城垣、8道城建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水军码头、兵工作坊、军营等宋、元军事及生活设施等等遗址却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出当年战争的印迹。供人们住宿的“古军营山庄”的称谓都有着浓郁的军事色彩.
1、三江径流,山环水绕,山水共融,山水相拥的独具魅力的地缘优势。这一优势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在卫星电子地图上得到直观的印证。
2、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3、浓郁的地方文化优势。学士府邸,举人故居,地方名人史学家张森楷,民国时期曾在此编修《合川县志》,曾建有张森楷纪念堂,其他地方名士的遗迹、遗址。
4、传统名人文化优势。小白塔、甘泉寺、八角亭等始建于北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八角亭(原名养心亭)是宋代名人理学家周敦颐讲学和著书立说的地方。
5、绮丽的自然风光优势。钓鱼城风景名胜区三山耸峙,三江汇流,阡陌纵横,村落点缀,渡口小街古朴闲适,景区内的山形地貌及钓鱼山上的石刻、石像、石洞、石墙、石涧、石崖等都具有一定的观赏及开发价值。
6、“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响亮名头及品牌优势。其核心景区钓鱼城是合川独特的人文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远久的文物古迹,蕴藏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时空的侧面反映了合川乃至重庆人民的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能满足观光旅游者追新、探奇、求乐的心理需要和感官刺激,是独据魅力的优势资源,稀缺资源。
7、与缙云山风景区的互动优势。钓鱼城风景区与之相距仅30多分钟车程,其间又有风景秀丽的嘉陵江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景观带相联,受缙云山风景区的客源辐射较强。8、气候资源优势。钓鱼城风景区地处嘉陵江、渠江、涪江汇流之地,在嘉陵江环抱之中,风调雨顺,气候温和,四季特征十分显著。具有春花艳丽、夏荷田田、秋色烂漫、冬景温婉的季节特色。
9、生态资源优势。东渡片区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荷塘菜地错落有致,水田旱土和谐共存,溪流水草繁茂,沟壑灌木丛生,空地植被葱茏,农家小院镶嵌其间,茂林修竹相映成趣,可将现代观光农业与景区开发融为一体。
10、与城区一衣带水的区位优势。钓鱼城风景区与合川城区隔江相望,一桥相连,是城市与景区之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生态链接区,是风景区至合川城区的生态绿化过渡,是城区延伸至东渡三山的生态景观走廊,形成一个大自然与城市的生态型转换空间。是实现自然村落向景观型村落演绎的理想环境。
古军营山庄前,有宽阔的跑马道,这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城墙上有一处炮座遗址。南宋晚期,威力巨大的管形火器已广泛使用于战争。遥想当年,蒙古大军蔽江而来,钓鱼城军民在城墙上安置巨炮,遥击攻城蒙军,那可能真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战斗景象......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门内外的悬崖绝壁上,有很多题刻,其中还有蒋介石题写的“艰苦卓绝”和何应钦题写的“十年教训”。
九口锅遗址东北,是护国寺和忠义祠。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 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护国寺,已经改建为钓鱼城博物馆。该馆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和名人字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以油画为背景的战争沙盘、12位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中雷石、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玠、冉琎、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可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