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推介】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0-7-11 12:11:15 文/邵菁 图/戴萍
点击上方“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关注我们!
即日起,各学院专业介绍及学校介绍将陆续上线,关注“重庆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招生资讯!
长按识别,关注“重庆大学本科招生”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拥有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拥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含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是国家 “985”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有3个国家优势特色专业,均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社会声誉卓著,培养了包括华为集团董事长任正非在内的系列杰出校友。
学院介绍
学科体系
学院具备完整的从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共建)、热能与动力工程(共建)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是我校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置、并在国内首批新办并招生专业。根据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政策需要和学校专业改革试点要求,学院今年招收工科实验班,主要培养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生态工程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拥有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含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土木工程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是国家 “985”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有3个国家优势特色专业,均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
科研成果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学院各学科专业面对着巨大的国家需求和市场机遇,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年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科研经费近年来位居全校前列。
本科人才培养
学院历来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依托重点实验室、学科平台进行本科生创新实验的实验室开放机制,构建了全学业过程指导的学业导师制度,为培养高素质科学研究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工程技术研究应用型人才、实施对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提供了通道和保障。拥有教育部批准的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基地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卓越人才和具有创意的应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环境。
专业介绍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
本专业创办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创办本专业的高校之一,是我国首批通过专业评估、国内唯一通过英国皇家注册水务与环境管理工程师协会(CIWEM)国际认证的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培养饮用水安全保障、城镇排水设施建设及运营、建筑给水与排水工程、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体修复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咨询、建设与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入学一年后进行卓越计划分流培养,人数为30-60人
主干课程
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电工电子学、工程测量、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处理生物学、给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工程、工业水处理、水工程材料与设备、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法规、水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
研究对象
本专业主要研究对象是围绕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应用以及污废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回用或排放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水的社会循环,从水工程的设计(掌握工程制图、水工程CAD及软件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到水工程项目施工与项目管理,包括水工程经济的计算,水工程材料与设备、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适用条件。
人才培养
(1)完备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国内一流的本科教学水平;本科专业通过国际认证,专业教学体系的国际接轨为学生国际化提供了通道;结合注册师执业资格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行业认同度高。
(2)本科专业教学水平位居前列,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单位和专业评估委员会单位。
(3)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为核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和工程师素质培养;综合加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才的多样化培养;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案例与教学结合,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就业与深造
面对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加剧和我国水环境逐年恶化的严峻局面,水问题已为政府和媒介关注、民众关心的焦点。中国给水排水工程投资逐年增多,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各工业企业中需要大量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
2014届毕业生共117人,其中43人继续深造,74人直接就业于中建公司、中国市政西南院、万科企业、龙湖地产等单位。每年有30%左右的本科业生将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生境外读研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
适合报考该专业的学生
高中数学、化学成绩较好者
数学的逻辑推导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较好者
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专业的课程和实验实习课程较多)
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水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较高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
本专业创办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创办本专业的高校之一,是我国首批通过专业评估、国内唯一通过英国皇家建筑设备工程师协会(CIBSE)和英国燃气工程师协会(IGEM)国际认证的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是国家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建设单位。
本专业培养暖通、燃气、建筑设备和建筑节能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在入学一年后对“燃气与能源应用方向”学生进行卓越计划分流培养,人数为30-50人。
主干课程
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燃料与燃烧、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冷热源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节能导论(双语)、燃气输配、供热工程、制冷技术、建筑消防设备工程、建筑给排水等。
研究对象
现代社会离不开建筑环境和能源的保障,不论是航天飞机上天、潜艇下海、计算机芯片制造、还是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和舒适、甚至工商业生产和人们基本生活都离不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主要涉及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终是为了人类能在城市中,建筑内更舒适地生活,能让城市更健康地发展。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暖通、燃气、建筑设备和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营造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建筑环境和满足生产与科学研究要求的工艺环境。同时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天然气、电力等常规能源和地源、空气源等新能源)的能力。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含暖通、燃气、建筑设备和建筑节能技术等方向。
暖通方向——含供暖、通风、空调设计等内容。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建筑节能中最关键的部分。本科阶段将学习到多种供暖通风及空调形式,为改善建筑物内人体舒适性提供理论指导。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息息相关,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趋势下,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必然刻不容缓。
燃气方向——含城市燃气输配管网设计、燃气输配设计、燃料燃烧等内容。
建筑设备方向——包含建筑内弱电设计、建筑自动控制等内容。
人才培养
由于现在社会的分工不断细化,使得本科生的培养需求越发向宽口径方向发展,因此本专业遵循“面向需求、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能力为重”的总体培养思路,实施“校内培养、卓越工程师、国际联合、校企订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校内培养——大一入学时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实习课程让学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实施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课计划与培养方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本专业将在入学一年后对于“燃气与能源应用方向”学生进行卓越计划分流培养,人数为30-50人。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培养,注重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国际合作学习——学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开展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为二年级以上优秀学生提供赴世界一流大学为期半年的学习机会。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在国内攻读英国雷丁大学、香港大学境外学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
就业与深造
本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地下工程、国防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特殊人工环境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体型和建筑规模同步增长,而界能源日益紧张,建筑节能已成为节能减排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建筑设计院中需要大量的建筑节能方向的专业人才。
2014届毕业生共169人,其中40人继续深造,138人直接就业于深圳燃气、中建三局、中建五局等单位。每年有30%左右的本科业生将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生境外读研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
适合报考该专业的学生
高中数学、物理成绩较好者
数学的逻辑推导能力,物理的牛顿力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等知识要求较高
较好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实习课程和实验课程较多)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下设环境工程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第一学年按宽口径厚基础统一培养,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环境工程专业或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分专业进行学习。
主干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空气污染气象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环境经济等、生态学导论、城镇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物理化学、普通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生物化学、基础生态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价、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湿地科学与工程、水域生态学、生态经济等。
研究对象
生态与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
环境工程——主要开展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围绕培养高素质、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环境工程类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并为继续深造发展成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科学研究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境生态工程——主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价、流域环境生态工程和城镇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如何开展城市生态学研究,如何解决围绕三峡水库蓄水过程及建成后的生态环境问题,库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库水环境保障及生态安全、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等方面的问题。
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创办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本专业得高等学校之一,是重庆市优势特色专业和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围绕注册环境保护工程师、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设施的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能力;具有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能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咨询、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与科学研究型人才。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专业将系统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景观规划等多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并加以交叉融合,突出土建环境工程和景观规划相关的专业培养特色。培养具有环境污染生态修复,城镇生态规划和管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又具有宏观运作能力,同时可以在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就业与深造
环境工程专业——可到环境保护、市政园林、城建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场等公用事业单位;生态与环保科研院所、环保、市政等专业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咨询公司、环境工程及设备制造公司、建筑工程公司以及其它与环保有关的单位。亦可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近三年环境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每年有15%的学生享有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可到各级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所、环境工程公司、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保产品开发以及教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等。
可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环境与生态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近三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每年有15%的学生享有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适合报考该专业的学生
对物理、化学、生物感兴趣且成绩较好者
对微生物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好的
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专业课程和实验实习课程较多)
培养特色
1.构建了本科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学业导师制度,为本学生早期介入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提供了常态化的通道,践行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2.通过专业的国际认证,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师的国际合作、学生的国际游学和国际名人讲堂,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3.强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构建了双导师制度,通过强化实践环节管理,保障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就业领域
学院毕业生主要到各大、中城市从事城市市政、天然气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筑企业安装设计施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咨询,自来水、天然气等公用事业单位,环境规划与管理部门。主要就业单位包括:中国建筑各大公司和设计院,全国主要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质量监督站、环保局等。保送研究生比例达15%以上,考研和出国深造的研究生占毕业生人数的35%。
国际交流
学院和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有广泛的科研合作和学生交流,选派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到世界一流大学研修学习。学院牵头召开的“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SuDBE)已成功举办八届,每年组织30余名本科生到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可持续建筑环境”暑期培训活动,每年选派7名学生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交换学习,每年都有学生进入斯坦福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雷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院长寄语
雾霾、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频发、居住环境恶化……,这些新闻热词,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你敢用你的绿色理念去迎接挑战,实现绿色生活的愿景吗?你准备好了吗?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提升平台,使你有能力改变身边的环境,实现你的绿色梦想。
我们尊重你的个性发展和自主选择,将为你打造特色化的培养方案。在这里,你可以畅所欲言,与教学名师一对一交流生态文明理念;在这里,你可以挥斥方遒,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创意与实践;在这里,你可以纵横开阖,成为节能减排行业的先锋。
绿色选择就在你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一起共建人与自然的和谐,重修与地球的旧好。
欢迎报考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网址:http://chenghuan.cqu.edu.cn/
咨询电话:(023)65120754 65120750
整理编辑:罗芳琪
校核修改:唐宇丽
指导:周艳林